悲剧还是发生了!国庆假期,浙江杭州,一女子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来旅游,下车上了趟厕所后,突然呼吸不通畅、心脏骤停,随后就晕倒在地上!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经济舱综合征”,抢救了半个小时才恢复心跳。网友:长时间久坐引起的。 国庆期间,浙江杭州51岁的刘女士(化名)原本是满怀期待地和女儿一起踏上旅程,计划在杭州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谁知道16小时的硬座之旅成了她生命的转折点。 在狭小的座位上,她几乎没有活动过,加上车厢空气流通差,水分补充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了致命的血栓。 10月1日晚,当列车终于抵达杭州站,女子让女儿在出站口等候,自己先去了趟洗手间,就在她从洗手间出来的那一刻,突如其来的眩晕和呼吸困难让她瞬间倒地,女儿见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迅速赶到现场。 但是情况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女子的心跳已经停止,到达医院后医生们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抢救工作,包括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和人工膜肺等一系列措施,经过惊心动魄的半小时抢救,女子的心跳才微弱地恢复,随后又在医院住了数天才逐渐康复。 医学专家解释,这种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的疾病,实际上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情况,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特别是在狭小空间内的久坐,会使腿部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在血管内凝结成血栓。 当人站起来活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可能会使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至肺部,堵塞肺动脉引发肺栓塞,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飞机经济舱,任何长时间久坐的场景都可能引发类似风险,包括长途火车、大巴甚至长时间办公室工作,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长假期间更为常见。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很多人认为血栓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年轻人同样会发生,特别是长时间久坐、吸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肥胖人群,都是高危人群。 那么如何预防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呢?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在长途旅行中,每1-2小时就应该起身活动一下,哪怕是在座位上做些简单的脚踝旋转、脚尖勾起等动作,也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要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很多人为了避免上厕所的麻烦而减少饮水,这反而会增加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 还有就是长时间久坐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紧身裤袜也有助于减少血栓风险,对于已知有血栓风险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在长途旅行时穿着医用压力袜。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对公共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的思考,有专家建议,长途交通工具应该设计更多活动空间,并在旅程中提醒乘客定时活动和补水。 一位资深旅行医学专家表示:我们总是关注旅行目的地的安全和健康风险,却常常忽视了旅途中的健康隐患,其实一个简单的起身活动,一杯及时的水,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 这次杭州火车站的惊险一幕,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别忘了关爱自己的身体,毕竟健康才是旅行和生活的最大前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悲剧还是发生了!国庆假期,浙江杭州,一女子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来旅游,下车上了趟
史太郎呀
2025-10-12 12:19: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