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AI智能体设计模式不同Agent场景设计9大AI智能体设计模式——编程、语音

量子位看科技 2025-10-12 20:45:48

9大AI智能体设计模式不同Agent场景设计

9大AI智能体设计模式——编程、语音交互、深度研究等各种场景,都在这了:

1. Computer Using Agents

- 功能:使用VLM和LLM感知、推理、执行任务并反馈结果。

-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处理查询的系统,如操作员接口。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执行任务 → 输出结果。

- 示例:Web应用、Slack、浏览器等。

2. CodeAct Agent

- 功能:通过思考、行动和迭代代码来提供精确的解决方案。

- 应用场景:编程开发,帮助生成并调试代码。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思考 → 执行代码 → 观察结果并产生反馈。

- 示例:Manus平台使用。

3. Self-Reflection Agents

- 功能:生成、批评和迭代生成的内容,确保高精度结果。

- 应用场景:自动生成内容并自我改进,如Open Server AI。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生成初稿 → 自我反思 → 最终输出结果。

- 示例:反思式AI,生成批评、迭代优化。

4. Voice Agents

- 功能:使用TTS、STTS和检索技术来提供自然的语音交互。

- 应用场景:适用于语音助手、智能客服等领域。

- 流程:用户语音查询 → 语音识别 → 智能体处理 → 语音输出响应。

- 示例:Deepgram平台。

5. Deep Research Agents

- 功能:多个智能体协作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统一而全面的解答。

- 应用场景:用于跨领域的深度学术研究,聚合多个智能体的结果。

- 流程:用户查询 → 多个智能体协作 → 聚合结果输出。

- 示例:Claude Deepresearch。

6. Agentic RAG

- 功能:通过外部工具和API生成精确的结果,优化输出。

- 应用场景:应用在需要强大工具集成的领域。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通过工具处理 → 输出结果。

- 示例:Perplexity平台。

7. ReACT Agent

- 功能:交替进行推理与行动,增强准确度。

- 应用场景:处理需要反复推理和动作的任务。

- 流程:用户查询 → LLM推理 → 工具辅助 → 输出结果。

- 示例:适用于大部分智能体。

8. Tool Using Agent

- 功能:通过外部工具和API生成精确、增强的输出。

- 应用场景:广泛用于集成API进行精确任务执行。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通过工具执行 → 输出结果。

- 示例:适用于大多数智能体,集成各种API。

9. Coding Agents

- 功能:利用多种智能体协作进行代码构建与调试,提升效率。

- 应用场景:适用于快速开发与代码调试。

- 流程:用户查询 → 智能体构建代码 → 调试 → 输出完成的代码。

- 示例:Cursor平台。

因此,不同类型的智能体,适合执行不同的任务、信息处理与决策制定。

0 阅读:1
量子位看科技

量子位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