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乌克兰成功联合使用国产“海王星”反

鹏天云光 2025-10-13 11:49:34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乌克兰成功联合使用国产“海王星”反舰导弹与“火烈鸟”远程巡航导弹,对俄军某重要目标实施打击,效果“令人满意”。 “火烈鸟”是乌克兰新亮出的“重家伙”,打起来威力大得很,能飞3000公里,差不多从乌克兰到俄罗斯莫斯科再往远走点都能摸到。 而且它能贴着地面几十米的高度飞,雷达不容易发现,带着的弹头快有一吨多重,只要炸中军事基地、能源站这种重要目标,基本就能把核心设施毁干净。 这导弹不是刚造出来的摆设,8月底就已经上过战场了,当时从敖德萨的军事基地发射,一路低空飞到克里米亚的阿尔米扬斯克镇,精准炸中了俄罗斯安全局的三层办公楼,楼体直接被轰得严重变形,旁边码头停着的军用气垫船也都受了伤,这是它第一次实战就拿出的成绩。 而“海王星”导弹,以前它是打军舰的,现在改了之后本事更大了,能打陆地目标,射程从原来的两百多公里提到了将近一千公里,虽然弹头比“火烈鸟”小,只有两百多公斤,但准头特别好,专门对付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这些“眼睛”和“盾牌”一样的目标。 之前在克里米亚的打击行动里,它就和“火烈鸟”配合过,当时“海王星”先出手,把俄军的S-300、S-400防空系统的雷达给敲掉了,等于拆了对方的防御网,“火烈鸟”再跟着补刀,一下就把目标彻底摧毁。 这次联合打击,玩的是“精准点穴+全面摧毁”的套路,分工特别明确。一般来说,乌军会先派几十架自杀式无人机飞过去侦察,看看目标的具体位置,有没有临时加派防御力量,同时还有有人驾驶的战机干扰俄军的通讯和雷达信号,让他们变成“瞎子”“聋子”。 这时候“海王星”就该上了,专门盯着对方的防空阵地和雷达站打,把这些保护目标的“屏障”拆干净。 等通道打开,“火烈鸟”再带着重弹头长途奔袭,直击核心目标,就比如军火库、补给枢纽这些俄军前线打仗离不开的地方。 这种打法已经试过好几次了,效果都很明显。就拿10月初来说,乌克兰一周内用类似的组合战术发动了五轮袭击,把俄罗斯好几个大炼油厂给炸了,差不多让俄罗斯的炼油能力少了一半。 就像新雅罗斯拉夫炼油厂被炸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加油站都排起了长队,因为这座工厂承担着俄罗斯欧洲部分三成的汽油供应。 还有别尔哥罗德的弹药储备基地,被这两种导弹联合打击后,俄军前线的炮弹送得都慢了,这就是泽连斯基说的“令人满意”的效果,不光炸了个目标,还直接影响了俄军的打仗能力。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现在能自主造这些导弹了,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以前不少武器靠西方援助,用起来还有各种限制,现在自己造的武器占比已经超过四成了,“火烈鸟”都开始量产了,想什么时候用、怎么组合用,自己说了算。 而且他们的战术配合也越来越熟,不光是导弹之间搭伙,还会配上特种部队的行动。之前就有乌特种部队深入俄罗斯境内,把特维尔州的铁路枢纽给炸了,断了俄军的物资运输线,再加上导弹远程打击,两头夹击让俄军防不胜防。 俄军也想拦这些导弹,搞了三层防御网,用预警机在百公里外盯着,用S-400导弹拦截,再用近防系统补漏,但根本跟不上乌军的节奏。 因为“海王星”先把雷达敲了,预警机看不到目标,S-400就成了摆设,等发现“火烈鸟”的时候,导弹已经快到跟前了。 这次10月9日的打击,就是这套成熟打法的又一次体现。虽然没说具体打了哪个目标,但从之前的例子能猜出来,大概率是俄军的补给枢纽或者弹药库这类关键地方。 两种导弹一配合,既保证了能精准找到目标,又有足够的威力把它摧毁,还能避开俄军的防御,这就是效果“令人满意”的根本原因。 这也说明乌克兰现在不光能守,还能主动出击打俄军的要害,战局的主动权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8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