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 荷兰政府宣布了 2025年10月12日,闻泰科技的公告一下就让半导体圈都蒙圈了。荷兰政府这次的措施力度不小,一道指令下来,安世半导体的核心技术、公司资产全被限制了,整整一年里,这些家底都没法做任何调整。 这哪是简单限制,分明是精准“锁喉”!指令9月30号就下了,安世全球30个分支的资产、知识产权全被钉死,连人员调动都不许,一年时间等于真被捆住手脚。 更恶心的是“内外配合”。指令刚到,安世三个外籍高管就告到法院。法院动作快得反常,没开庭就先把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董事职务给停了,吃相太难看。 后续操作更露骨。法院直接派了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部董事进来,还把闻泰手里几乎所有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这哪是监管,分明是赤裸裸的夺权! 安世可不是软柿子,2024年光营收就147.15亿,净利润22.97亿,是闻泰的利润心脏。全球功率分立器件排第三,中国市场常年第一,两万五千多家客户指着它活。 荷兰拿“国家安全”当幌子,这理由骗得了谁?安世是闻泰2019年合法收购的,2025年上半年营收还涨11.23%,净利润涨17.05%,哪来的安全风险? 闻泰这回是真怒了,直接喊话强烈抗议,说这是歧视性待遇。公司已经启动所有法律和外交途径,要求荷兰撤销指令,停止对中企的打压。 这波操作,让人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荷兰政府一纸指令,竟然把安世半导体当作了“危险分子”。指控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这个理由简直站不住脚。安世半导体早在2019年就被闻泰合法收购,并且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稳定发展,业绩也稳步增长。营收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怎么看都不像是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反倒是荷兰政府这一行为,更像是在为某些背后不为人知的目的打掩护。 更让人心寒的,是这次“内外配合”的手段。法院居然在没有任何公开庭审的情况下,直接采取了停止张学政董事职务的行动,这已经不是法律上的“审慎”了,而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派遣外部董事、托管股权,这些操作不再是监管,而是明目张胆的夺权行为。这种程度的干预,实在让人怀疑荷兰政府是在借“国家安全”这个旗号,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战。 而说到“国家安全”,荷兰政府的这一番操作似乎太过牵强。以安世半导体的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所谓的“安全威胁”显然是过于勉强。安世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远非荷兰可以随意操作的存在。它的技术和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与全球数以万计的企业和消费者息息相关。如果荷兰真的担心“安全风险”,那在全球市场上,荷兰政府该担心的不仅仅是安世,而是所有同类科技公司所面临的类似问题。而且,荷兰的这一行为,更像是试图借着某种地缘政治因素,来打压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市场中的崛起。 闻泰显然是坐不住了。作为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对此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要求荷兰撤销这一不公正的指令。就算荷兰政府摆出“国家安全”的旗帜,也不能掩盖他们在操作上的不公正。企业和国家之间的这种博弈,最终受害的却是普通员工和无辜的股东。荷兰如此强硬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政治操作,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环境,也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稳定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政治干预的行为,可能会给国际科技合作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运营,原本应当依赖于市场机制和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不是某些国家借“安全”之名实施的不透明政策。这不仅是对安世的打压,更是对全球科技行业的一种警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遏制,未来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类似的困境。 总之,这种“政治化”干预企业运营的做法,不仅加剧了全球经济的摩擦,也将让世界各国的企业在面对外部政治压力时,处于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中。而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安世”。闻泰电子 闻泰 荷兰科技产业 闻儒生物科技 尚闻科技 润泰半导体 闻国际 德瑞泰电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猝不及防 荷兰政府宣布了 2025年10月12日,闻泰科技的公告一下就
静夜观流萤
2025-10-13 22:43:00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