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学界,能把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说得赤裸裸的学者不多,约翰・米尔斯海默绝对是其中一个。 这位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是现实主义学派里的头牌人物,尤其专讲大国怎么 “斗”—— 不是小打小闹,是那种为了争生存、抢地位能斗到针锋相对的程度。 他的话之所以有人当真,不是因为会制造焦虑,而是他那套 “进攻性现实主义” 理论,几十年里愣是对上了不少国际大事的走向,连美国政界搞外交的都常偷偷翻他的著作。 这些年他盯着中美关系反复喊话,字里行间其实都在给中国提个醒:别低估美国保住霸权的狠劲,它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中国崛起。 米尔斯海默的核心逻辑其实特实在,他在《大国政治的悲剧》里早就说透了:国际社会本质是无政府状态,说白了就是没有世界警察管着,每个国家最要紧的都是保命。 在这种环境下,你永远猜不透别的国家会不会哪天翻脸,所以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就是让自己变强,强到成为地区里说一不二的霸主。这不是说国家天生好战,而是想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放在中美身上,他的判断就更直接了:中国这些年经济、军事一路往上冲,必然想在亚洲站稳脚跟,而美国当了这么多年全球老大,尤其把东亚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怎么可能容忍有人来抢地盘? 他可不是空口说白话,早七年前第二次访华时就放话:中国不能和平崛起,至今没中国人能真正驳倒我的逻辑。七年过去,他还是这态度。 去年十月来华和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辩论时,更把话说得更具体:美国眼里根本容不下第二个能在地区说了算的国家,当年德国、日本、苏联想当地区霸主,全被美国摁下去了,现在轮到中国,美国肯定不会手软。 这跟中国是不是想争霸没关系,就算中国反复说要和平发展,美国也会因为 “猜不透意图” 而产生恐惧,安全竞争从根上就躲不开。 米尔斯海默最让人警醒的是,他说美国的遏制不是某届政府的心血来潮,而是刻在霸权基因里的本能。2011 年希拉里喊重返亚洲,在他看来就是遏制的开端,不管白宫换特朗普还是拜登,这条道都不会变。 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拆解过美国的套路:先从经济科技下手,搞贸易战、卡芯片脖子,因为这是中国崛起的根基。 再拉着盟友围堵,日本、韩国、菲律宾这些周边国家,全被美国当成制衡中国的棋子,甚至他早年还猜过俄罗斯可能会被美国拉拢,虽然后来事实不是这样,但能看出他太懂美国 “拉帮结派” 的路数。 最戳心的是他对台湾问题的判断。他直言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是 “玩火”—— 中国把统一当成神圣的事,美国却把台湾当成遏制大陆的战略资产,两边都绷着弦。 去年十月的辩论里他说,台湾问题短期不太可能打起来,但中美围绕这事儿的博弈只会越来越激烈,未来几十年说不定会出大危机。 他甚至批评佩洛西窜访台湾是不明智,因为这种挑衅除了激化矛盾毫无意义,但即便如此,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张牌,毕竟在它眼里,丢了台湾就等于丢了在东亚的战略主动。 美国这么折腾不怕自己吃亏吗?米尔斯海默笑称美国决策者早算过账:短期经济损失比起丢了霸权根本不算啥。 就像冷战时美国砸钱搞军备竞赛,老百姓跟着受通胀苦也没松劲,现在对中国也是一个心思 —— 哪怕得罪盟友、牺牲本国企业利益,只要能按住中国的发展势头,啥招都敢用。 有意思的是,米尔斯海默从不把中美竞争说成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总强调这是国际体系的问题,就像两个壮汉在封闭房间里持械对峙,不是天生有仇,是没安全感逼的。 但这恰恰更让人警惕:既然是体系性冲突,就意味着美国的遏制不会因为 “讲道理” 而收手。 他在人大重阳论坛上跟吴晓球辩论时就说,中国想把经济实力转成军事实力是天经地义,但美国看到这一幕只会更恐惧,遏制手段只会升级,这是恶性循环。 不过这位老教授也有矛盾的地方,他一边笃定中美竞争会成 21 世纪的主旋律,一边又盼着自己是错的。接受采访时他坦言,特别担心竞争演变成战争,要是中美能和谐相处,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但他的警告从不含糊:美国从历史上就没给过崛起大国 “和平超车” 的机会,现在它在科技、军事、联盟体系上还占着优势,必然会用足这些筹码。 米尔斯海默的话在学界争议不小,不少学者骂他 “太极端”,但没人否认他看透了霸权的本质。他的警告从来不是 “美国会直接动手”,而是提醒中国看明白美国的底线。 在保住老大位置这事儿上,它没有道德枷锁,没有规则边界。就像他说的,我的理论 75% 是对的,而中美关系会不会掉进大国政治的悲,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为了遏制能疯到哪一步。这话听着刺耳,却是从无数历史教训里熬出来的实在话。
中国一步不退,特朗普给中国两个选择,美官员:中方拒接我方电话中美之间的“你来
【14评论】【18点赞】
喜之狼
这是生死存亡之争,也是幸福安康永续安好之争。现在的任何损失和破坏都是值得的,这就是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这就是一劳永逸的道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对中国,美国,中国人,美国人都如此。我们不能低估了敌人的智慧和勇气。备战,备大战,备核战核大战…这时候讲和平就等于亡国,这时候不进入准战争备战状态就是轻敌,就是亡国。我们的雄心有多大,备战备核战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