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再次语出惊人,他说:“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不仅如此,他又一次强调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他说:“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张忠谋的这番话里,藏着几分轻视,更透着几分焦虑。
他说 “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这话里的轻视藏得很明显。他觉得半导体产业的关键环节都被美国和它的盟友攥着,比如荷兰的 EUV 光刻机、日本的材料、韩国的存储芯片,再加上台湾地区的代工,这些环节联在一起,中国插不进去。
之前他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大陆芯片技术至少落后台湾 5 到 6 年,还说美国及其盟友控制了所有 “要道”,这种认知让他觉得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没什么还手之力。
但他可能没太留意,或者刻意忽略了这些年中国的变化。2025 年复旦的科研团队已经做出了全球最快的二维闪存芯片,速度是现有技术的几千倍,而且能和成熟的制造工艺结合起来,用不了几年就能量产。AI 芯片的自给率也从 12% 涨到了 40% 以上,模拟芯片领域里矽力杰、圣邦微这些企业也能跟美国厂商竞争了。
中国还对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因为美国厂商卖 1 块钱一颗,把国产 3 块钱的产品挤得没法活,这说明中国不是没动作,而是在按规则反击。
更实在的是,张忠谋的话里藏着比轻视更重的焦虑,这点从台积电的近况就能看出来。他嘴上说美国能扼住喉咙,心里其实清楚台积电已经被美国绑得越来越紧。
之前美国催着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州建厂,他后来承认当时太天真,因为美国的供应链根本不完整,生产成本高得离谱,花了大钱还没效果。
可现在骑虎难下,台积电只能硬着头皮扩产,北美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从 69% 涨到了 77%,反过来大陆市场从 9% 跌到了 7%。
这看起来是靠向美国,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命门交了出去。美国说撤销南京厂的设备豁免权,台积电也只能赶紧去沟通,一点办法都没有。南京厂虽然只占总产能 3%,但设备都摊完成本了,订单稳定,是稳赚的生意,现在却要面临关停或者卖厂的风险。
他的焦虑还来自美国内部的矛盾。美国给台积电画了补贴的饼,但一直没兑现,反而要台积电披露详细的企业信息,这明摆着是在控制台积电。
英特尔的 CEO 基辛格还公开反对给台积电补贴,说税金该用在美国企业身上,对台积电一点不客气。张忠谋虽然说基辛格是人才,但也忍不住吐槽他说话偏激,这背后其实是对台积电在美国处境的无奈。
更要命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力度越来越大,2025 年还逼着英伟达卖性能砍半的 “阉割版” AI 芯片给中国,可结果呢?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 95% 跌到 50%,自己利润也缩水了。
张忠谋肯定清楚,半导体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每年要进口 15 亿颗模拟芯片,这么大的需求没了,美国和台积电的日子都不好过。他说中国 “无能为力”,可能是想稳住美国那边,怕美国真的把路走死,最后台积电跟着遭殃。
还有供应链的问题让他睡不着觉。台积电做先进制程全靠 EUV 光刻机,而这东西只有荷兰 ASML 能造,还得看美国脸色。虽然台积电在自研 EUV 光罩薄膜,想减少依赖,但这只是配套技术,核心设备还是买不到。
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都承认 “阻止中国是愚蠢的”,张忠谋作为行业老人,不可能不知道技术封锁反而会倒逼中国加速突破。
2025 年中国在二维半导体领域已经实现领跑,这种技术突破一旦量产,就会改变市场格局。他嘴上说中国不行,其实是怕中国真的搞出替代技术,到时候台积电的领先地位就保不住了。
他强调自己是美国人,也是一种自保。台积电夹在中美之间,他的身份表态能让美国对台积电多些 “信任”,减少政策打压。但这种表态反而暴露了他的焦虑,因为如果真的高枕无忧,根本没必要反复强调身份。
现在台积电一边在美国砸钱建厂,一边整合旧厂收缩成本,还退出了氮化镓业务,这些动作都是在应对美国政策带来的压力。
张忠谋虽然退居幕后,但台积电的每一步困境他都看在眼里,说 “中国无能为力” 更像是给自己和美国吃定心丸,可现实里的焦虑,从他承认赴美建厂 “太天真” 的时候就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