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籍犹太裔学者诺曼·芬克尔斯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你回顾下哈马斯执政期间的种种举措,会发现它尝试过外交手段,但是失败了;它尝试过依据国际法行事,也失败了;它还尝试过非暴力的公民抗争,它尝试了所有办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它应该怎么做呢?” 说起芬克尔斯坦最近那段话,是2025年10月11日他在Instagram上发的视频,直指哈马斯在加沙掌权后那些努力。哈马斯2006年选举赢了后,没少试着走外交路子。派人去开罗和多哈,跟埃及、卡塔尔官员谈,提出50年停火方案,换以色列撤检查站、松货物管制。但以色列总拿安全当借口拖,西方国家还加经济制裁,加沙电力从一天8小时掉到4小时,居民买面包都得排长队。像2007年的谈判,哈马斯递草案,对方看完就搁置,制裁一波接一波,哈马斯内部也分裂,法塔赫在西岸不配合,整个中东调解尝试基本都黄了。埃及的倡议、阿尔及利亚的计划,全都卡在以色列不让步上,到2023年10月冲突前,外交这条路走得死死的,没换来实质让步。 再看国际法这块,哈马斯从2007年起发声明,说要遵守日内瓦公约,禁火箭打平民,还请红十字查监狱,改善以色列士兵待遇,报告里附照片和访谈。但以色列法院直接判这些不算数,援助船在海上被拦,联合国收到报告也只是堆文件,没实际推动。哈马斯被贴上恐怖标签,美国和欧盟不认它合法,任何法律努力都像拳头打棉花。日内瓦公约要求区分作战员和平民,但哈马斯被指违反时,以色列的回应也常忽略比例原则,封锁加沙被联合国说成集体惩罚。哈马斯试着调整政策,但国际社会不买账,援助总被卡,法律途径走不通。 非暴力抗争这事,2018年的大回归游行是最典型的。3月开始,数万人从杰巴利耶难民营出发,手持橄榄枝和旗帜,向边境围栏走,喊结束封锁、允许返回家园。组织者强调和平,妇女小孩在前头,持续40周。但以色列士兵从塔上开枪,狙击手瞄准人群,造成200多人死,数千人伤。联合国报告说大多数抗议者没武器,但石块和燃烧瓶偶尔出现,以色列称这是威胁。游行本想用群众压力逼以色列让步,结果只换来更多围栏和隔离墙。哈马斯支持这运动,但国际媒体拍到医护包扎伤口的镜头后,干预少得可怜。芬克尔斯坦总说,这证明非暴力也没用,巴勒斯坦人试遍了路子,都被堵死。 芬克尔斯坦的立场不是简单亲巴勒斯坦,他自称亲正义,父母的经历让他对苦难有切肤之痛,但也让他看不惯以色列的占领政策。他和德肖维茨的争论从2005年打到2008年,在波士顿大学礼堂,两人当面怼数据,德肖维茨说以色列自卫,芬克尔斯坦拆联合国决议的遗漏。之后他出书继续挖,2010年的《这次我们走得太远》分析2008-2009加沙行动,列轰炸坐标和人权报告。2018年《加沙:对其烈士的调查》谈用水短缺,妇女提桶排队的日常。2023年冲突升级,他在线上分析医院废墟,医生用手机照明缝伤。2023年又发《我会烧掉那座桥》,聊美国犹太社群对巴勒斯坦的态度。 这些年,芬克尔斯坦的日子不好过。2007年走人德保罗后,他签和解协议,行李一收拾就独立了。2014-2015年在土耳其萨卡里亚大学短期教书,讲加沙地图和封锁。主流大学避他如瘟神,客座机会少,但他没停,靠演讲维生。2024年5月他上卫报,说大学抗议让他想起自己被毁的学术路。2025年2月在威斯康星演讲,直说加沙不是战争,是种族灭绝。到现在他还在社交媒体发帖,敲键盘分析时事,中东话题一提他准冒头。哈马斯那些尝试失败后,芬克尔斯坦问的那句“你觉得它应该怎么做”,其实戳中了巴以冲突的死结:外交被卡,法律不管用,非暴力挨打,武装抵抗又被国际谴责。现实就是这样,巴勒斯坦人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想想哈马斯掌权17年,2006选举是民主结果,但以色列和西方不认,封锁加剧贫困,失业率超50%。外交上,卡塔尔和土耳其试着调解,2021年11月停火协议谈了几天就签,但没几个月又破。埃及建缓冲区,哈马斯让步,但以色列建地下墙,火箭还是飞。国际法方面,哈马斯2017年新宪章说承认1967边界,但没换来承认。红十字去查过拘留所,报告说条件改善了点,但以色列不放人,交换谈判总崩。非暴力那头,大回归游行后,类似小规模抗议继续,但伤亡数字堆起来,国际法院2024年才开始查以色列的责任。芬克尔斯坦的点在于,这些失败不是哈马斯单方面问题,而是系统性堵塞:以色列定居点扩张,西岸法塔赫内斗,国际社会偏向一边。
中国驻美大使突然对美国喊话,我们主动给美国制造可下的台阶了!10月15日,根据外
【15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