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当华国锋赶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已无呼吸,情急之下,华国锋迅速下达了一项命令,而正是这个决定,令后人感激不已! 华国锋马上在中南海的住地召开政治局会议,紧急讨论后事安排。会上主要商量了三件事:一是怎么处理主席的后事,二是遗体怎么保存,三是要不要请外国代表团来北京吊唁。大家都一致认为,首先要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让各界群众有机会来吊唁和瞻仰。 华国锋在1976年4月刚被毛主席指定为接班人,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这时候突然要挑起大梁,压力可想而知。他这人平时话不多,但做事稳当,在湖南当省委书记时就搞过农业学大寨,老百姓口碑不错。这次临危受命,他心里清楚,保护主席遗体是头等大事,这不仅是对主席的尊重,更是全国人民的情感寄托。 当时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遗体保护小组,由徐静教授带队。徐教授是医科院的专家,之前参与过马王堆汉墓女尸的研究,有一定经验。但保存主席遗体可比保存古尸难多了,既要防腐,又要保持遗容栩栩如生。他们先用福尔马林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把遗体放进冰棺,保持低温。可光这样还不够,后来又参考了列宁遗体保存的技术,用特殊的溶液替换体内的水分,防止组织腐烂。 政治局会议上,江青一直闹,非要开除邓小平党籍,说主席是被邓小平气死的。华国锋没接茬,他知道毛主席临终前特意交代要保留邓小平党籍,所以一直压着没松口。张春桥和王洪文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说遗体保存技术太难,不如直接火化。华国锋拍了桌子,说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主席遗体保存下来,让老百姓有个念想。 水晶棺的研制更是一场硬仗。北京六零八厂的工人们接到任务后,日夜加班。水晶棺要求透明度高、无气泡,而且要能隔绝氧气和紫外线。他们先做了个有机玻璃的模型,结果发现有反光,瞻仰时会看到人影。后来改成梯形设计,调整角度,又在玻璃内侧镀膜,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让主席遗容看起来更自然,还专门设计了内投光系统,用红色和黄色的灯光搭配,让面部显得红润有光泽。 国际上对毛主席逝世的反应也很强烈。联合国总部当天就降了半旗,125个国家发来唁电,56个国家下半旗志哀。美国、英国、法国这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也都称赞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华国锋决定不邀请外国代表团来吊唁,一是考虑到国内局势还不稳定,二是想让老百姓有更多机会近距离瞻仰主席遗容。 从9月11日到17日,毛主席遗体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吊唁。那几天,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涌向北京,每天都有几万人排队。为了保证遗体安全,华国锋亲自在福建厅坐镇,每隔两小时就听一次汇报。有一天温度突然升高,遗体皮肤出现了细微变化,徐教授当场急哭了。后来紧急调来几十台空调,才把温度降下来。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落成。水晶棺安放在瞻仰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缅怀。华国锋在纪念堂奠基仪式上说,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社会主义建设好。虽然他后来因为“两个凡是”的问题受到批评,但不可否认,在毛主席逝世后的关键时期,他稳住了局面,尤其是在遗体保存这件事上,确实功不可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6年,毛主席去世,当华国锋赶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已无呼吸,情急之下,华国锋迅
谈古论今朝
2025-10-15 23:48: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