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又火了” 在浙大礼堂,一个巴东来的学生找到陈行甲。他站在那儿有点紧张,

硬核叔 2025-10-16 22:04:10

“浙大又火了” 在浙大礼堂,一个巴东来的学生找到陈行甲。他站在那儿有点紧张,话没说几句,眼圈先红了。两人一抱,他忍不住哭了。 这一哭,不是懦弱,是憋了太久的委屈和遇见光的激动。巴东是陈行甲曾战斗过的地方,这个学生的眼泪,藏着跨越山海的信任。 陈行甲是谁?是曾在巴东任县委书记,顶着压力掀翻当地黑恶势力的“拼命书记”。他离任时,上千百姓举着“甲哥别走”的牌子送行,场面至今让人泪目。 后来陈行甲投身公益,帮大山里的孩子圆读书梦。这个浙大的巴东学子,大概率就是受助者之一。不然不会见到陈行甲,就绷不住情绪。 现场视频里,陈行甲拍着学生的背,轻声说“没事没事”,眼神里全是疼惜。没有官架子,没有距离感,这才是真正的“为民者”该有的样子。 有人说“不就是抱一下哭了吗?至于火吗?” 这话太凉薄。你没见过,多少人走投无路时,一句温暖的问候就能撑住整个人生。 陈行甲做公益这些年,帮过的山区孩子超过2000人。他发起的“知行者”项目,专门资助贫困生上大学,浙大这个学生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现在网上太多“作秀式公益”,摆拍几张照片就撤场。可陈行甲不一样,他会跟孩子聊学业,记挂他们的生活,这种真心骗不了人。 学生红着眼圈说“谢谢您还记着巴东的孩子”,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太多人做过的承诺转头就忘,陈行甲却把大山里的牵挂揣了好几年。 浙大这次火,不是因为名校光环,是因为这场相遇里的“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表演,只有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温暖。 之前陈行甲在演讲里说“公益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是平等的相互照亮”。他确实做到了,这个巴东学生的眼泪,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有些所谓的“公益人”,把帮扶当镀金,把孩子当道具。对比陈行甲,高下立判。真心做公益的人,从不用嘴说,只用行动证明。 这个学生能考上浙大,本身就是逆袭。而陈行甲的存在,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相信,只要努力,就有机会走出大山,看见更大的世界。 这场在浙大礼堂的拥抱,不止是两个人的相遇,更是善意的传递。它告诉我们,总有人在偷偷爱着陌生人,总有人在坚守初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陈行甲访谈录

0 阅读:0
硬核叔

硬核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