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李克农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省的电报,电报只有四个字——老郑变节,李克农看完之后脸色惨白,悲痛地表示:我们输了一场隐蔽的战争…… 这个常年深入敌后、在隐蔽战线上与白色恐怖斗争了二十多年的老特工脸色惨白,他向身边的人表示,老郑变节会导致上千人壮烈牺牲。 这里说的“老郑”,不是普通地下党员,而是当时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的一把手——蔡孝乾。 要知道蔡孝乾这身份,可不是随便一个地下党能比的,他算是台湾地下党里“根正苗红”的老资历。早在1928年,他就跟着进步人士搞台湾农民运动,还牵头成立过台湾农民组合,那会儿国民党在台湾的势力刚站稳脚,他就敢顶着压力替农民发声,后来因为被国民党通缉,才辗转到了大陆,没多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更关键的是,蔡孝乾还跟着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雪山草地的苦、敌人围追堵截的险,他都亲身扛过来了。当时党内没人不认可他,觉得能熬过长征的人,意志比钢铁还硬,所以1946年才放心把台湾工委的担子交给他,让他回台湾搭建地下组织,连通大陆和台湾的联络线。 李克农为啥看完“老郑变节”四个字就脸色惨白?不只是怕上千人牺牲,更怕他手里的机密漏了底。蔡孝乾当工委一把手那几年,把台湾地下党的架构摸得门儿清,从台北的核心联络点,到高雄、台中的支部负责人,再到每个党员的化名、住址,甚至和大陆传递情报用的暗号、密码本,全在他脑子里装着,这些东西要是落到国民党保密局手里,地下组织就是“光着身子跟敌人打仗”,一点藏身之地都没有。 后来根据《台湾地区中共地下党历史档案》记载,其实蔡孝乾1950年1月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一开始他还躲得巧妙,藏在台北一个老党员家里,跟外界断了联系,特务找了半个多月都没头绪。可偏偏他有个致命的疏忽——太恋旧,舍不得扔私人物品,连一件穿了好几年的旧棉袍都留着,后来出门办事没注意,把棉袍落在了路上,特务顺着棉袍上的补丁痕迹,一路查到了他的藏身之处,这才把他抓了。 一开始蔡孝乾还硬撑着,说自己就是个普通商人,跟地下党没关系,可国民党特务没给他硬撑的机会,又是老虎凳又是辣椒水,酷刑一轮接一轮,见他不招,又把他的家人带到监狱门口,说要是再不说,就对他家人动手。谁能想到啊,这个走过长征的“老革命”,居然扛不住这一套,没几天就全招了,不仅把党员名单交了出去,连没启用的联络点、没来得及传递的情报,都一五一十说了个干净。 他这一叛变,后果比李克农预想的还严重。短短一个月里,台湾工委被连根拔起,台北、台中、台南的20多个支部全被抄了,上千名地下党员被捕,其中就包括负责传递两岸情报的朱枫同志,还有协助工委开展工作的陈宝仓将军。这些同志哪怕被捕后受了再多罪,也没吐一个字,最后全英勇就义了,反观蔡孝乾,却靠着出卖同志,在国民党那边换了个“闲职”,想想都让人膈应。 说真的,蔡孝乾不是没吃过苦,长征路上饿到啃树皮都没投降,怎么到了台湾,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就丢了初心?他的变节,不是一场简单的“个人叛变”,而是直接断了当时大陆和台湾地下党的联系,让多年的隐蔽工作成果毁于一旦,李克农说“输了一场隐蔽的战争”,一点都不冤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0年4月,李克农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省的电报,电报只有四个字——老郑变节,
谈古论今朝
2025-10-17 00:51: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