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代价可能要来了。环球时报社评发表社评称:荷兰可能要为其无理行为付出代价。不

兰亭说事 2025-10-17 15:47:39

荷兰的代价可能要来了。环球时报社评发表社评称:荷兰可能要为其无理行为付出代价。不要低估任何一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大国的决心与能力。 就拿荷兰最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来说,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可这颗明珠的“命门”早就攥在中国手里。 毕竟驱动核心部件的稀土永磁体80%来自中国内蒙古矿山,每台机器得填1.2吨这种材料才能转起来。 更关键的是,制造光刻机离不开的高纯度氟石,荷兰2024年进口量的92%都来自中国,半导体封装用的铋资源更是88%依赖中国供应,而荷兰本土连像样的稀土矿、氟石矿都找不到。 中国攥着的何止是原材料,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命门。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65%的光刻胶中间体邻苯二甲酸酐产能都在中国,就算荷兰从其他国家买矿石,最后还得运到中国提纯。 阿斯麦自己的财报藏不住端倪,2024年上半年对中国大陆销售额达48亿欧元,占总营收的42%,同比涨了129%,却偏要跟着玩“技术封锁”的戏码。 安世半导体的例子更是生动,荷兰政府冻结中资147亿资产夺控制权,可安世70%产能在中国,48%营收来自中国市场,中方三天就禁了其中国工厂出口,全球车规级半导体立马卡脖子,宝马、大众急得跳脚,安世只能赶紧求豁免。 半导体之外,港口经济也是荷兰的“软肋”。鹿特丹港作为欧洲门户,一半贸易都和中国有关,每天15万人靠港口吃饭,这些岗位全仰仗中国货物的吞吐量。2024年上海与荷兰进出口贸易超800亿元,占中荷总额的10%,这些货物大多要经鹿特丹港分销到欧洲各地。 要是中荷贸易下滑,鹿特丹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得跳水,港口运营、物流运输、仓储服务等一串产业都会被拖累,荷兰作为“欧洲中转站”的红利自然随之缩水。 新能源领域同样躲不开,荷兰SolarEdge公司的光伏逆变器生产,2024年从中国进口组件达15亿美元,海上风电30%采用中国技术授权,而荷兰风电设备对华出口额也有22亿欧元,这种“双向依赖”下,荷兰非要挑事,无疑是给自己的能源转型添堵。 不仅如此,一旦中国开始反制,荷兰的农业也会跟着栽跟头。作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2024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289亿欧元,而中国既是其重要市场,也是关键贸易伙伴。 荷兰的乳制品、花卉常年占据全球出口榜首,可2024年欧盟乳制品对华出口中,荷兰是主力供应商之一,偏偏还跟着投了赞成票惹恼中国,要知道中国市场稍作调整,荷兰奶农的奶酪、黄油就得堆在仓库里。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出口咖啡的14.79%都销往荷兰,看似是荷兰赚差价,实则中国供应链一波动,荷兰咖啡馆的原料成本就得往上跳,毕竟全球咖啡加工设备的核心部件不少来自中国。 说到底,荷兰是把大国的容忍当成了软弱,以为靠着阿斯麦就能拿捏局面,却忘了自己的经济早就和中国绑在了一起。 2024年45亿欧元的对华顺差看着不多,可这背后是半导体、农产品、港口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收益叠加,一旦顺差变逆差,荷兰GDP增速恐怕得打对折。 安世半导体的教训已经摆着,三天就能断供核心产能,要是真波及全产业链,荷兰付出的代价只会比想象中更惨重。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1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