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才知道美国政府最近的所作所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力度步步升级,接连出台超过20项针对性的制裁措施,简直是一场没有底线的经济打压行动。 在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今天,美国这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已经不仅仅是在针对别的国家,更是在挑战全球公平、自主和规则秩序。 而美国表现出的焦躁不安和歇斯底里的态度,只不过是对自身地位不安全感的透彻写照。 从年底刚刚落地的对中国量子计算、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限制,到新年伊始又把大批中国半导体企业一次性拉入实体清单,这一系列动作步步紧逼,把所谓“国家安全”帽子无限扩张,不惜以损害全球供应链和本国经济利益为代价。 一边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史无前例的彻底封锁,连全球各类芯片核心零部件、软件、设备都纳入禁令清单,一边还要强迫出口商对交易对象的所有权结构穷追猛打。 甚至只要是和中国相关的芯片或AI,就算产自第三方,只要沾边美国技术成分,无论比例大小,美国都要“长臂管辖”,这种控制欲令人震惊。 在传统贸易领域,美国的挑衅更是变本加厉,最新一轮关税政策,不仅涉及到中国出口的产品,甚至对所有中国制造商品都加征巨额关税。 10月初,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声称要以牙还牙、对等反击中国先前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其实在此之前,美方还把关税标准抬到了125%,而在后续谈判中又降至30%,试图以高压和反复无常的手段逼迫中方让步。 美国甚至还额外对中国的航运、造船、物流行业启动301调查,征收从未见过的港口费,试图掐住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海运咽喉]。 美国以各种理由,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所谓供应链安全、打击毒品、遏制“中国产能过剩”,频繁发起“301调查”,对中国大批量商品采取加征关税、限制进口的措施。 甚至司空见惯的电子商品和医药、稀土等基础材料都成了“威胁”,这些调查的结论往往预设立场,带有极强的选择性和歧视性,实则大规模扰乱和扭曲全球市场。 背后的目的,明眼人一看都懂,就是要通过行政霸凌手段削弱中国制造、抢时间窗口维持自身产业优势。 美国还大搞投资限制,在全球推行技术遏制联盟,逼迫本国和盟友企业撤出中国市场,严禁对中国前沿科技投资。 不仅自主出台规定,还力图站在全球规则制定者的位置上,对国际航运、半导体供应链等领域搅局,连盟友都被要求选边站。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其实也让美国企业面临极高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市场损失,破坏了自身的供应链安全和韧性。 美国商界代表多次呼吁立法部门给出更明晰的方向,避免因政策反复影响企业决策,但这似乎难以阻挡政府打压中国的势头。 面对美方连番挑衅,中国政府并非被动忍让,而是精准反制,像针对美国稀土依赖,中国祭出出口管制,首次对镓、锗、锑等关键矿物对美禁运。 面对美国对中国船舶、港口活动征税,中国也同步反制,对美国相关船舶施加同等特殊港务费。 中国还通过建立价值占比门槛,正面硬刚美国的超范围出口控制规则,倒逼西方不得不考虑全球供应链安全。 中国商务部多次对美歧视性措施进行国际控诉,积极在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下寻求合法正义,并团结欧盟、日韩等航运利益相关方,发起合规性诉讼,这不仅是在捍卫本国企业合法利益,也是为全球产业链安全发声。 当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种种做法,只会让自身信誉彻底跌入谷底,令全球更多国家心怀警惕。 打压中国无法挽救美国衰落的现实,反倒成为全球多极化进程的加速剂,中国的实力、韧性、反制智慧都在一次次极限压力考验中被锤炼得更为坚韧。 世界不会因为一国自私行径而改变大趋势,那些仍心存侥幸幻想用霸权手段维持世界主导地位的人,或许也该清醒面对新时代变革的潮流。 如何看待美国当下这种迷失自我的极端政策? 信息来源:环球网《商务部:美方20余天20项对华打压措施,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
看了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才知道美国政府最近的所作所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美
修竹崽史册
2025-10-18 10:55:07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