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跟尉迟敬德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他只是李世民一杆枪、一柄锏。说起隋唐英雄,那肯定少不了秦琼和尉迟敬德这两个人,这两个人被后人作为“镇宅辟邪”的门神之用,从这就能发现,他们二人究竟有多么厉害。 不过,在李世民的眼中,这二人可差距太大了,这是为何? 先说秦琼此人,大家更喜欢叫其秦叔宝,放在整个历史的猛将之中,他的战斗力也是顶级的。 因为每次在唐军战败的时候,就要派出秦叔宝前去战斗,这种英勇的程度,与三国时期的赵子龙不相上下。 公元619年,李世民带着队伍,不巧就遇到了宋金刚,两个队伍随即开始交战。 而在宋金刚的队伍里就有尉迟敬德。 在这一战中,这尉迟果真如传说中的一样厉害。 一上来就打败了唐军大将唐军,一时之间,李世民的手下没有人敢出战。 此时的秦琼刚刚将粮草押送来回来,一路上舟车劳顿的,本来是不适合初战的。 但是,因为实在没人能打李世民就只能让秦琼上去打了。 秦琼在这一战之中,虽说打得极为艰难,但也打败了对方,这次算是立下了大功。 不过,尉迟敬德在这一战之后,也很快就认清了局势,转投到了李世民的队伍中,很多人以为既然尉迟是后面来的,不管是能力还是军功肯定都逊色于秦琼的。 那为啥李世民最后给尉迟敬德的地位远远高于秦叔宝。 那就是因为之后李世民的政变,在这场政变之中两个人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 要说朝代建立,那肯定就是来得早的功劳更大一点,就连李渊都说过,他的功劳之大就算是吃他李渊的肉都可以。 这时的秦琼确实是李渊眼里的香饽饽,除了建国的功,还有救命的恩情。 而尉迟敬德呢,虽说在武力方面略逊色于秦叔宝,理应各方面的奖赏都次于秦琼才对。 但,事情的转变往往就是一个机会。 话说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李世民很是勇猛,将唐朝的队伍打得落花流水,他想着就乘胜追击,去追上李元吉。 谁知道他骑马追人的时候,偏偏出了岔子,从马上掉了下来。 李元吉一看,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就想都没想,拿着武器卡住了李世民的脖子,估计李世民自己当时都在想,自己的大业就要毁于这一刻了。 这时,一个人影闪过,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脖子一松,没错是尉迟敬德来了,他手脚利落,一刀就砍掉了李元吉的头。 然后,尉迟敬德手上拿着李元吉的头,在场的这些兵一下就没有了士气,然后就是唐太宗成功结算的画面了。 可在玄武门这场政变的战斗之中,秦叔宝的存在感极低,也许是因为他和李渊的关系,他对李家这些纷争刻意避嫌。 也有一个说法是李世民派秦琼去守秦王府,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并不是那么地信任他。 就这件事之后,尉迟敬德的地位一下就比秦琼高了好几个段位。 这么来看,秦琼可不就是李世民的一把利剑而已,有需要了就拿出来用用,不需要就束之高阁。 看来有的时候,地位和战斗力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在某些时刻的一个机会就能改变很多,不是吗?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秦琼、尉迟恭是如何上岗成门神的 山西政府网:尉迟恭(唐朝 名将 朔州)
有一次,40岁李世民传召11岁的徐惠侍寝。可是,她却姗姗来迟。李世民质问
【76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