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道士毕云路过日军哨卡,因没有向日军鞠躬,当场被打了个半死,他大怒,伤

如梦菲记 2025-10-19 13:50:59

1938年,道士毕云路过日军哨卡,因没有向日军鞠躬,当场被打了个半死,他大怒,伤好后,他活跃于日军据点,专杀日军报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5年冬天,威海神道口村的毕福成家实在揭不开锅了,妻子生下的男婴瘦得皮包骨头,五口人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给孩子看病。   为了让这个孩子能活下去,夫妻俩做了个艰难的决定,把他送进天后宫,交给道士顾林祥抚养,这个男婴就是毕云。   没人能想到,这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日后会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人物。   毕云七岁那年被接回天后宫,开始学习道家经文和武术,别看他身子骨弱,练功却格外刻苦,手掌边缘都磨出了厚茧,到后来竟能单手劈开砖头。   十九岁时师父去世,他接手了天后宫,收了个徒弟叫李文,平时做做道场,给附近村民看看小病,日子过得清苦但安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战火烧到了胶东,毕云在宫里听到天福山起义的消息,看着逃难的百姓从门前经过,心里多少有些波澜,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出家人,应该守着这份清静。   直到1938年三月,日军占领威海卫,在北门设了哨卡,规定所有过往行人必须脱帽鞠躬。   那天徒弟李文买菜回来,胳膊青一块紫一块,说是过哨卡时被日本兵打的,毕云听完火气就上来了,第二天特意出门,走到哨卡时昂着头就要过去。   几个日本兵拦住他,示意他鞠躬,毕云压根没搭理,结果枪托直接砸在他胸口上,接着就是拳打脚踢,等他被拖回天后宫时,肋骨断了两根,嘴里全是血。   李文吓坏了,赶紧给他敷药,毕云在床上躺了几个星期,每天盯着窗外发呆,他想不明白,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要向侵略者低头?那些关于清静无为的道理,在拳头和枪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伤还没好利索,日军又闯进宫里搜查,说是在找抗日分子,他们把毕云绑在院子里的柏树上,用树枝狠命抽打,皮肉都翻开了,毕云咬着牙一个字都没说,最后还是李文托商会的人说情才放了他。   这两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毕云,他不再打坐诵经,每天就做一件事,把厨房的菜刀磨成短刃,藏在袖子里,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开始在城里观察日军的活动规律。   第一次动手是在大石硼巷,两个日本兵喝醉了酒,走路歪歪扭扭,毕云从墙角跃出,捂住前面那个人的嘴,刀刃直接刺进脖子。   后面那个人还没反应过来拔枪,就被他膝盖顶在肚子上,刀扎进胸口,两具尸体被拖进草丛,第二天日军贴出告示,说是遭了狼灾。   之后的雨夜,城门外的一个日军伍长带着两个士兵回据点,毕云跟在后面,趁其中一人落单,扫腿砸胸,利落地结果了他。   伍长听到动静转身,挥着刺刀扑过来,毕云闪开折断他的胳膊,掐住喉咙直到对方吐血倒地,这个伍长,就是当初带人打他的那个。   短短时间里,威海城附近的日军开始莫名其妙地失踪,市场后街的巡逻兵,桥头抽烟的哨兵,押运物资的小队,一个接一个出事。   日军慌了神,到处贴悬赏告示,画像上的人穿着道袍,眉目凛然,老百姓私下里传说,城里有个穿道袍的鬼专杀日本人。   毕云知道城里不能久留,开始转移到乡村,他在林间小路设伏,用石头砸晕落单的敌人,用绳子缠住枪械近身搏斗。   他教村民藏武器,夜里协同作战,日军扫荡时,他从屋顶跃下,刀划过敌人的手臂,棍子砸断膝盖。   1940年初,他加入了郑维屏的保安队当武术教官,二月的一次战斗中,他右腿中弹倒在麦田里,郑维屏骑马跑了五里路都没回头看一眼,刺刀快要扎下来的时候,八路军的手榴弹炸响了,区队的战士把他救了回去。   这次对比让毕云看清了谁才真心抗日,伤好后他加入了八路军,从一个单打独斗的复仇者,变成了有组织的战士。   1941年夏天他当上了一区区长,领着三十多人的队伍搞情报、截物资、除汉奸,他把自己的功夫倾囊相授,这支队伍成了敌后的尖刀。   1942年12月4日,日军发动拉网大扫荡,毕云带着队伍在西夏埠村北山被包围,为了掩护战友突围,他和警卫员刘安死战不退,血战几个小时后身中数弹,那年他才28岁。   一个道士的武器,从修身的道心,到复仇的刀刃,最后变成了守护百姓的队伍,毕云用二十八年的生命证明,国难当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那些看似柔弱的普通人,骨子里的硬气足以让侵略者胆寒。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军网——毕云:威名惊敌胆 浩气留人间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