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拒绝欧盟?冯德莱恩这次访华,原本带着两个目标,一是联中抗美,二是联中抗俄,但是都被中国拒绝了。归根结底就是欧盟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地位。 俄乌冲突打响后,欧洲日子不好过。能源价格直线上升,好多工厂没法正常开工,老百姓取暖都成问题。德国法国这些大国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上蹿。欧盟内部还闹矛盾,北边国家讲究财政紧缩,南边国家喊着要更多钱救急。 再加上美国那边,贸易政策让欧洲吃亏。美国补贴自家产业,欧盟出口的东西关税一加,成本就高了。西班牙港口货物堆着,荷兰企业调整生产线,应付原材料涨价。欧盟想找外援,缓解压力。 2025年7月24日,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来北京开中欧领导人会晤。她们带着两个目标,一是联中抗美,希望中国帮着一起顶住美国高关税和贸易限制。二是联中抗俄,想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施压俄罗斯,站到欧盟一边。 结果呢,中国明确拒绝了这些请求。中方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坚持互利共赢,但不卷入外部冲突。会晤结束后,双方没签啥大协议,就贸易和气候发了些声明。 为啥中国不答应?欧盟没搞清楚自己位置。欧盟经济大,但跟美国绑得紧,军事经贸都脱不开。北约框架下,欧盟决策常跟着美国走。特朗普时期,美国要欧盟多出军费,拜登时缓和点,但盟友关系没变。 中国看明白了,和欧盟联手短期也许有点经济甜头,长远风险大。欧盟一受美国压力,就可能变卦。中国不愿养个受控于美国的伙伴,那不符合国家利益。 再说对俄态度,欧盟制裁俄罗斯,但又怕能源彻底断供。德国还进口点俄罗斯天然气,法国搞外交斡旋,内部不齐心。中国保持中立,推动对话,不想被拉进对抗圈。 美国对欧盟也不客气,补贴本土制造业,挤压欧洲市场。欧盟夹在中间,想摆脱美国控制,又不敢彻底翻脸。中国利用这矛盾,加深美欧裂痕,而不是傻乎乎站队。 中国有自家打算,加强与俄罗斯、印度等国合作,建更广网络。拒绝欧盟不是敌对,是战略选择。保持距离,中国更有自主权,不被捆绑。 从历史看,国际联盟变幻莫测。今天盟友,明天对手。中国强调独立自主,不盲从站队,根据国家利益调整。 欧盟想深化合作,得正视自身局限,别总想着拉中国下水,转向平等互惠。比如绿色转型、科技交流,这些领域有搞头。 未来,中欧对话应务实,避免地缘陷阱。中国推动多极世界,欧盟若调整心态,就能共赢。否则,继续误判地位,只会自讨没趣。
☁波兰,算是把整个欧盟推下了悬崖!很多人以为,波兰外长指责中国“发战争财”
【14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