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文竟然也成了除稀土之外,中国打出来的另一个“王炸”! “想买稀土,先学中文”——就这简简单单八个汉字,让多少老外顿时傻眼。 按照我国最新规定,外国用户申请稀土等两用物项出口许可时,所有文件材料必须使用中文版本,并且我国的出口审批系统也只提供简体中文界面。 以前咱们中国人做国际贸易,都得捧着英文文件,按别人的规矩来。现在情况不同了。以后想来中国做稀土生意,得按咱们的规矩,用咱们的语言。 稀土这东西,可是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小到手机、新能源汽车,大到战斗机、导弹,都离不开它。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次出台的新规,就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 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一直是英语的天下。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游戏规则,全世界都得跟着玩。现在不同了,中国开始主动发声。今年9月我们还公布了《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出口管制体系。这套体系完全是中国标准、中国规则! 有人说,这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争夺话语权。说得一点没错。话语权不光看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说,用什么语言说。现在想来中国做稀土生意,外国企业就得配备中文人才,或者培训员工学中文。这一步,打破了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长期垄断。 当德国的工程师、日本的商社职员、美国的企业代表,都开始为了生意学中文,用中文填写表格,用中文进行沟通——这场面,是不是很提气? 其实不只是稀土领域,我们在国际贸易标准化建设上也在不断发力,都是为了构建一个中国主导的贸易标准体系。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已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2484项,包括英语、俄语等11个语种。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仅要把中文推出去,还要把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技术推出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再到“中文规则”,这条路我们走了几十年。如今在稀土这样的战略资源领域,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要买,就得按我的规矩来。” 这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支撑。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再好的规则也没人理会。如今的中国,已经有能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制定游戏规则了。 四十年前,我们什么都得向国外学,外语热席卷全国。四十年后的今天,中文正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语言。这个变化,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 未来,当更多的关键领域都用中文作为交易语言,世界就不得不适应我们的规则。这不是霸权,而是实力的体现,是多极化世界的必然趋势。 中文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继续发展,这个位置会越来越重要。到时候,老外们为了做生意,学中文就会成为新常态。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