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新墙河阵地打得尸横遍野,谁料,机枪手曹锡猛然发现,200米开外有挺能用

雨中山果落 2025-10-20 20:36:23

1939年新墙河阵地打得尸横遍野,谁料,机枪手曹锡猛然发现,200米开外有挺能用的重机枪,他赶紧爬过去架好,正好一百多日军误以为阵地已空,端着枪就往上冲。 曹锡出生在陕西汉中曹寨,他从小帮父母干活,种地收粮。二十多岁的时候,征兵的事传到村里,他爸被点名要去当兵。 曹锡决定替父从军,1938年他穿上军装,背着简单行李,离开了村子。他分配到国民党第15集团军第52军第2师,当上等兵,主要负责机枪操作。那时候部队训练严格,他每天早起操练,学怎么架枪、装弹。战前,他还检查了自己的装备,确保鞋子耐磨。 52军第2师是主力部队,曹锡在里面学操作重机枪,练习射击精度。进入战斗阶段,新墙河阵地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关键点。 1939年9月23日,日军第6师团用八十多门重炮轰击,八千多发炮弹砸下来,把河堤炸得不成样子。曹锡所在的排坚守南岸,炮击后战友大多倒下,他成了唯一能继续作战的人。 先是用十二颗捆绑手榴弹炸了冲在前头的日军,然后操起重机枪扫射后续部队。 从早上打到中午,他挡住了多波进攻。机枪用久了卡壳,日军抓住机会冲锋。他爬行两百米,从废弃阵地拖回另一挺机枪,重新架设。正好一百多日军以为阵地空了,端枪冲上堤坝。他开火扫射,把他们打退。下午日军放毒气,他用水壶里的水湿毛巾捂鼻,继续坚持。 战斗细节显示,曹锡的举动直接影响了阵地防守。日军多次进攻,他用手榴弹先炸乱阵脚,再用机枪压制。机枪卡壳后,他没放弃,爬过去取备用枪。 这两百米距离在战场上很危险,但他完成了。日军误判阵地情况,正好给了他开火机会。一百多敌人冲锋时,他及时射击,造成大量伤亡。毒气攻击时,他简单处理,继续作战。 曹锡守住阵地后,天黑时撤退命令下来,他带着机枪归队。路上还处理了小股日军。战后清点,他阵地前有五百多日军尸体。师长赵公武亲自表彰,晋升他为中士班长,奖三十块法币。 曹锡的事迹传播开来,成了抗战宣传的典型。部队重组时,1940年档案混乱,他的名字从花名册上消失了。关于他的下落,有三种说法:一是在转移途中因内伤咳血而亡;二是拿奖金回陕西买田隐居;三是官方记录丢失。 2005年,同军老兵崔永德通过记者寻访,在汉中曹寨找到一位老太太,她说家中长子曹锡上过军校后从军,没再回来。这为他的身世提供了线索。1983年,新墙河工地挖出刻“曹”字的铜水壶,与纪念馆展品匹配。当地人传颂他的故事,视作保家卫国的例子。 曹锡的结局成了谜,但他的贡献没被完全遗忘。纪念馆里陈列着相关物品,提醒后人那段历史。第一次长沙会战整体上中国军队阻击了日军推进,曹锡的战斗是其中一环。 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在报告中称那个阵地为“魔鬼阵地”。

0 阅读:0
雨中山果落

雨中山果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