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尼突然公布了! 最近印尼那边聊起个老话题——明代的旧港宣慰司,

爱意暖人间 2025-10-20 22:35:40

快讯!快讯! 印尼突然公布了! 最近印尼那边聊起个老话题——明代的旧港宣慰司,不少人好奇这到底是段啥历史?其实这事得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这地方是真的存在,不是编的。就在今天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巨港,大概400平方公里,现在住了200万人。《明史》里写得清清楚楚,这儿是明朝最南边管到的地方。 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刚好碰到海盗陈祖义在这一带闹事。有个广东来的华人叫施进卿,主动帮郑和把海盗平了。后来才有了这个机构。朱棣特别高兴,1407年直接设了旧港宣慰司,让施进卿当宣慰使。 这官儿特别厉害!朝廷给金印,还赐官服。施进卿得代表明朝传达命令,安抚老百姓。这儿也成了郑和船队的核心中转站,建了仓库和官厂,每次回来都在这儿集合休整。 施进卿死后,他家还闹过继承权的事。儿子想接着当官,女儿施二姐拿了“不传给儿子”的遗嘱争权。最后朱棣改封施二姐当宣慰使,这在古代管海外的事里,真的特别少见。 但好时候没持续多久。朱棣去世后,明朝就停下了下西洋的事。没了靠山的旧港,1440年被满者伯夷国占了,总共就存在了33年。 现在印尼又提这段历史,肯定不是随便说说。当地华人不少,聊这事能让他们更清楚自己的根在哪,身份认同感更强。 他们还有经济上的想法。巨港现在还留着当年的老遗迹,打“明朝遗产”的招牌,能吸引很多中国游客来。游客多了,酒店、饭馆这些行业都能火起来。 有人说这是“殖民地”,纯粹是瞎讲。明朝在这儿没抢东西,就设了官安抚人、保护贸易,跟殖民统治完全不一样。这是文化互相交流的证明,不是打仗征服的历史。 比如去年巨港搞了场“郑和文化周”,展出了明朝的瓷器碎片、旧港宣慰司的模拟官印。好多中国游客专门飞过去看,当地餐馆还推出了“郑和船队食谱”的套餐,那几天巨港的酒店入住率直接涨了40%。 还有个关键的点,就是软实力。把六百年前的联系摆出来,中国和印尼的文化交流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光喊口号有用多了。 明朝那时候靠船队在海上有影响力,现在印尼靠这段历史搭桥梁。这么做,既尊重了过去,又把现在的资源盘活了,真挺聪明的。 历史不是放着看的旧纸堆。旧港宣慰司的故事里,藏着中国和南洋上千年的缘分,也藏着文明交流的密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爱意暖人间

爱意暖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