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宣布,不再接受荷兰的任何指令,将独立运营,脱离荷兰方面管理。 这场风波

高干评世界 2025-10-21 11:43:43

安世中国宣布,不再接受荷兰的任何指令,将独立运营,脱离荷兰方面管理。 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索始于 9 月 29 日,美国发布 “50% 穿透规则” 出口管制新规,将安世半导体纳入受限范围,还暗示需更换中方 CEO 方可豁免。 次日,荷兰经济事务部便依据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对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下达资产冻结令,禁止人员、知识产权进行任何调整。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未进行庭审,当场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董事职务,将其手中除 1 股外的股份全交第三方托管,同步封禁内部邮箱与通讯权限,以 “公司治理缺陷” 为由架空了中资控制权。 荷兰方面的动作精准衔接美国政策,10 月 14 日公开的法院文件证实,美方早在 6 月就提出更换中方首席执行官的要求,显见背后的协调痕迹。 安世中国的反击迅速落地。 10 月 18 日,安世中国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全体员工公开信,明确国内公司是独立法人,须遵守中国法律,法定代表人拥有最终运营决策权。 公开信清晰告知员工,仅需执行国内公司指令,对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有权拒绝,且工资、奖金等福利均由国内主体发放,与荷兰方面无关。 此前 10 月 17 日,中国团队的系统账号虽部分恢复,但权限曾遭全面中断,这促使中国区提前推进国内供应链拉通,保障客户供应稳定。 闻泰科技在投资者电话会上透露,年初已预判规则落地风险,提前完成重要项目国产化,目前供应链措施已见效,对运营影响有限。 中方的反制不止于企业层面。 10 月 4 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华生产的芯片和组件。 这一举措直击要害,安世全球 70% 产能集中在中国,仅东莞 8 万平方米封测工厂就承担全球近 80% 产品出货,欧洲汽车产业链随即陷入恐慌。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向荷兰施压,安世官网也很快发布声明,承认受管制影响无法保证订单交付,紧急申请豁免。 10 月 9 日,中方进一步收紧稀土管制,将钬、铥等 5 种关键元素纳入出口许可管理,而 ASML 光刻机单台需用超 10 公斤稀土磁体,其纳米级精度磁悬浮工作台更离不开掺镝的钕铁硼永磁体。 ASML 库存稀土磁体仅够维持 8 周生产,若无法获得许可,每月产能将减少 15 到 20 台,一年损失达 32 亿欧元,其马来西亚新厂要到 2027 年才能投产。 多重压力下,荷兰态度出现松动。 10 月 17 日起,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频频释放对话意愿,称愿就安世问题与中方磋商,透露事件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自己即将与中方部长会面,寻求取消限制措施。 但荷兰总部仍有幼稚举动,曾试图切断中国公司系统权限、停发员工工资,却未能撼动中国区运营。 目前安世中国生产经营一切如常,东莞工厂生产线有序运转,对比亚迪、华为等国内客户的供货未受影响。 闻泰科技表示,因事件实际影响发生在 10 月后,三季度合并财务报表不受影响,虽管理权受限持续时间未知,但中长期影响将动态评估。 安世每年超 1100 亿颗产品出货至 2.5 万客户,其中超 60% 流向汽车领域,1.5 万料号构成的供应基础仍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ASML 对华销售占比已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49% 跌至 25%,还预警 2026 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将进一步回落,其维修中心仍在寻求落地中国,显露对市场的依赖。 中方在氟石、铋等其他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出口许可也在收紧,荷兰产业链对这些材料的依赖度高达 80% 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自强步伐加快,上海微电子 28nm DUV 光刻机已通过工艺验证,稀土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巩固,工程师培养规模扩大以应对技术依赖。 荷兰如今陷入尴尬境地:手握股权却无实际控制权,占据总部却缺乏产能支撑,讨好美国的同时得罪了欧洲车企,还因稀土管制面临 ASML 停产风险。 这场博弈中,荷兰泛化 “国家安全” 概念干预企业经营的做法,打破了其长期标榜的 “中立” 形象,也让国际社会看清单边限制背后的代价。 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彰显了中国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更印证了在全球产业链中,产能、供应链与市场优势的不可替代性。 商业信誉的破产远比产能流失更难挽回,这或许是此次事件留给所有参与者的重要启示。 信源:安世中国致全体员工: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IT之家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