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政策协商“取得重大进展”, 高市当选首相概率上升 日媒10月18日报道,围绕首相指名选举,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在着眼组建联合政权的背景下举行了第二轮政策协商,双方表示"取得重大进展"。自民党正就维新会提出的削减国会议员名额要求展开积极研讨,力争在20日临时国会召开前达成协议,目前正推进最终调整工作。由于维新会已向立宪民主党及国民民主党传达终止协商的方针,自民党高市早苗党首当选首相的概率显著增大。17日,自民党高市党首与日本维新会藤田共同代表举行第二轮政策会谈,围绕组建联合政权及维新会提出的12项具体政策要求交换意见。藤田表示"取得重大进展,此后将就所有事项展开最终调整"。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林亦称"整体取得重大突破,虽未最终定案,但将在有限时间内全力推进"。 对于维新会提出的削减10%国会议员名额要求,吉村代表17日晚强调:"推行国家改革必须首先削减议员名额,这是不容妥协的绝对条件。"自民党已原则同意该要求,双方正就协议文本进行最后协调,力争20日前达成共识。 关于政权架构,维新会内部存在"应入阁组建联合政权"与"仅限阁外合作"两种意见,相关调整仍将持续。值得注意的是,维新会已终止与立宪、国民两党就首相指名选举的协商。国民民主党玉木代表回应称:"我们与立宪民主党在国家运营理念上存在分歧,理解终止三党框架的决定。"立宪民主党野田代表则表示:"这反而明确了中道路线,我们将坚定应战。" 随着三党合作破局,高市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国民民主党玉木代表17日晚在BS富士节目中指出:"参议院选举中各党竞争焦点本是物价对策而非议员减额。虽然民众可能质疑将减额作为联合谈判最终条件的合理性,但既然两党就此达成共识,我们将予以配合。建议临时国会优先通过减额法案,尽快推进物价对策及政治资金改革。" 日本维新会明确将“年内削减国会议员额定席位数”列为联合执政的 “绝对条件” 。这是一种将政治诉求具体化、捆绑化的策略,增加自民党事后反悔的成本。 除了政策承诺,高市早苗也已向维新会发出 “入阁邀请” 。获得内阁中的关键职位,是维新会从“外部支持”升级为“内部玩家”、直接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一步。 但从历史经验看,自民党有过为了掌握政权而与其他政党合作,甚至在目标达成后合作破裂的先例。因此,维新会对“过河拆桥”的警惕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此次合作对维新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如果能借此机会深度参与执政,将其理念转化为国家政策,将极大提升其在日本政坛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但潜在回报也相当可观。 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若与日本维新会等组成执政联盟,其政策倾向确实可能让日本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这主要源于其内政和外交上的一些政策主张,不太利于日本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高市早苗在国内政策上的一些主张,可能使日本在解决现有社会问题时面临更多挑战。 高市早苗倾向于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然而,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已非常庞大,增发国债可能会加剧市场对日元信用的担忧,并推高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其“经济安全保障”政策主张减少对特定市场的依赖,但这可能让部分依赖海外市场的日本企业丧失竞争优势。 极右翼势力,例如参政党,借助“日本人优先”等排外主张,将物价上涨等问题归咎于外国人。这类主张虽然吸引了对现状不满的部分民众,但也加剧了社会撕裂,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在外国人政策上的决策。若政治整体右倾,这类排外思想注定进一步扩散。 在外交和安全领域,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张也可能使日本面临一些外部阻力。 高市早苗将强化日美同盟作为外交安全政策核心。但这也可能让日本在对美关系中越来越失去话语权,例如在驻日美军费用分担和采购美式装备上面临压力。 高市早苗长期坚持修宪目标,并支持增加国防开支。然而,日本社会对“修宪改变和平属性”存在担忧,修宪支持度也长期处于低位。若极右势力推动日本政治进一步右倾化,可能导致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受到影响。 除了具体的政策,日本当前的政治格局本身也限制了任何领导人的施政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确定性。 高市早苗在自民党内的支持基础并不稳固,更多是党内各派利益妥协的结果。同时,自民党在国会已失去多数席位,成为“少数执政党”,这意味着其政策推进必须争取在野党支持,施政阻力较大。 当前日本政党政治呈现碎片化与右倾化格局。参政党的崛起以及自民党为执政拉拢维新会,都反映了这一点。在这种格局下,任何首相都可能处于弱势地位,政策制定需在政党间来回牵扯,影响执政效率。
东方大国给不给高市早苗发贺电,或将成“中日重大风向标”! 现在中国这一份迟迟
【65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