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18日,潜伏二十七载,被董必武称为“中共谍王”的徐会之,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 徐会之是继吴石之后又一个被蒋介石亲批"应即枪决"的的“卧底”。徐会之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与徐向前、陈赓同窗。被称为国民党政工核心层"四大金刚",1945年出任汉口市长,两年后升任汉口特别市市长。1947年党团合并后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由代总统李宗仁任命为总统府中将参军,后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 1950年初,中共在台地下组织因蔡孝乾被捕叛变而遭受毁灭性打击,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英勇就义,上千名地下党员被捕。徐会之受组织派遣,经香港前往台湾执行特殊使命。他的主要任务是重建地下情报网络,并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 徐会之重点策反的对象是时任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的彭孟缉。表面上,彭孟缉对徐会之的提议表现出了兴趣,但暗中却立即向蒋介石告密。这一背叛行为使得徐会之身份暴露,徐会之最终被捕,最初仅判15年,蒋介石在审阅判决书时亲自批示:"应即枪决,死要见尸!” 1985年国家民政部正式追认徐会之为革命烈士。2016年徐会之故宅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子刘凡继承父志,现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孙女刘绎如在文化领域继续奉献。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革命胜利的道路上,不仅有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士,还有无数像徐会之、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这些在隐蔽战线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隐姓埋名,深入虎穴,甚至牺牲后都难以正名。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奉献与牺牲,铸就了革命胜利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