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亿、身价超10亿的美国院士,却顶风为中国造芯片!“芯片女王”苏姿丰当时引发无数美国人质疑,甚至被美媒怒斥通敌,那身价突破10亿美元的苏姿丰,为何始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今年以来美国芯片管制层层加码,连中低端AI芯片都想咱们卡脖子,AMD自己早就吃了苦头,今年一季度财报写着,光对华出口管制就少赚了15亿美元,运送MI308芯片的成本还多花了8亿美元。 照理说苏姿丰该顺着美国政府的意思缩手,可她偏反着来,10月接受采访还公开警告政府“管制不宜过严”,说中国是“巨大机遇”,得在安全和市场之间找平衡。 毕竟中国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35%,AI芯片需求更是以每年40%的速度涨,AMD要是真跟中国脱钩,英伟达立马就能吞了它的份额,苏姿丰这个CEO别说年薪4亿,能不能保住位子都两说。 而苏姿丰“为中国造芯片”的真相,根本不是美媒抹黑的“输送技术”,而是深度绑定的产业链共生。 AMD早就通过子公司,给中国海光微电子授权了Zen架构,签了十年的知识产权协议,让海光能造国产CPU。 这看起来是“帮中国”,实则是AMD借中国市场分摊研发成本——Zen架构的研发花了上百亿美元,光靠欧美市场根本收不回本钱,中国的量产订单恰恰能让这笔投入变现。 更关键的是,AMD的芯片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10月刚曝光的核心供应商名单里,通富微电拿下了AMD超过80%的封测订单,2025年上半年光合资企业的采购额就达10亿美元,占通富微电总营收的15%。 长电科技的XDFOI Chiplet技术,更是用到了AMD MI300系列GPU上,良率高达99.5%,下一代MI450需要的HBM封装,长电科技还占着全球20%的份额。 说白了苏姿丰对中国好,本质是对AMD的供应链好,断了中国合作,AMD的高端芯片连出厂都成问题。 尽管美媒骂得凶,可资本市场比谁都清醒,苏姿丰的中国策略早被无数商人投了赞成票。 10月16日AMD刚官宣和Oracle合作,要在OCI部署5万颗Instinct MI450 GPU,股价当天就涨了3%。 这背后藏着的逻辑很简单:AI浪潮至少能持续十年,今年才刚到第二年,而中国是AI应用最密集的市场。 AMD要是被美国管制捆住手脚,别说抢英伟达的份额,连现有客户都保不住。 苏姿丰算得很明白,中国企业需要先进芯片支撑大模型和生成式AI,AMD需要中国市场的订单和供应链支撑技术迭代,这是双向奔赴,不是单方面“输送”。 就像她把搭载MI450的Helios集群叫“美丽之作”,这“美丽”里藏着的全是真金白银的市场机遇。 那些指责苏姿丰“通敌”的美国政客,其实是在自断后路。 美国芯片产业的就业和经济,早就跟中国市场绑在了一起,苏姿丰说得很实在:“确保技术获得最广泛采用,对美国就业和经济都是好事”。 今年上半年,光通富微电、长电科技这些中国供应商,就通过承接AMD订单创造了上万个岗位,而AMD的营收增长又带动了美国本土研发和制造的扩张。 要是真听了那些激进派的话彻底脱钩,AMD每年损失的就不是15亿美元,而是数百亿美元的营收增量,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会被削弱。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10月的市场数据表明,AMD的AI芯片份额已经从去年的8%涨到了15%,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占了近一半,没这部分增长,苏姿丰根本没法给股东交代。 苏姿丰的选择,其实戳破了美国“科技脱钩”的假象,芯片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从设计到封装,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玩不转。 中国有最大的市场、最完善的封装测试产业链,通富微电能量产5nm先进封装,长电科技的互联精度能到0.1微米,这些都是AMD离不开的硬实力。 美国政府想靠管制把中国踢出去,结果只会让AMD、英特尔这些企业丧失竞争力。 苏姿丰顶着骂名也要跟中国合作,不过是看透了这个本质:政治操弄赢不了市场规律,跟钱过不去的CEO,才是真的“通敌”——通的是“愚蠢之敌”。 如此看来,苏姿丰不是什么“中国之友”,也不是美媒骂的“叛徒”,她就是个精明的企业家。 年薪4亿的职位要求她必须对公司负责,对股东负责,而中国市场和产业链,就是AMD活下去、强起来的关键。 美媒越骂,越说明他们怕了,怕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瓦解美国的技术封锁,怕中国产业链的实力戳破他们的霸权幻想。 10月AMD和Oracle的5万颗芯片大单,还有中国供应商满满的订单量,都在给这些骂声泼冷水。 苏姿丰心里清楚,跟着市场走总没错,至于美国政客的闲言碎语,比起AMD的市值增长和营收利润,根本不值一提。 那些还在喊“通敌”的人,不如先算算要是丢了中国市场,美国芯片行业得少多少岗位,少缴多少税。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鸿蒙智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华为还是对高端存在执念!上周虽然总的周交付17K
【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