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读书打卡成风:只顾“完成任务”,孩子的阅读兴趣、深度去哪了?该醒醒了!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10-23 07:09:27

晒娃读书打卡成风:只顾“完成任务”,孩子的阅读兴趣、深度去哪了?该醒醒了! 现在朋友圈里好多家长晒娃读书打卡,天天发照片、记页数,搞得像完成任务似的。但孩子是不是真读进去了、读得深不深、知识面有没有拓宽、到底爱不爱读,其实谁也说不准。 第一,打卡成了“面子工程”。家长发朋友圈大多是想让人觉得自己重视教育,结果慢慢变了味。 有的为了快完成,专挑薄书、简单绘本;有的甚至摆拍,拍完照孩子就不读了;还有的只让孩子读跟考试有关的书,孩子喜欢的课外书根本不让碰。 之前有调查说,三成家长觉得这样反而让孩子讨厌读书了。 第二,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打卡都盯着读了多久、多少页、几本书,没人管孩子是不是真懂了。 比如有的孩子读得快,但合上书就忘,更不会思考书里讲的道理;还有的总读一类书,科普、历史啥的碰都不碰,知识面特别窄。 而且老用打卡当“奖励”,孩子本来爱读的,慢慢也不爱了,反正读完就是为了打个勾。 第三,孩子没学会真读书。打卡催着赶进度,孩子哪有时间慢慢品书?不会做笔记、不会画思维导图,更不会把书里的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有的孩子词汇量没涨多少,只会点日常话,文学性的词根本不会用,读书能力没见提升。 第四,亲子关系变僵了。本来一起读书是好事,现在成了家长催、孩子躲。打卡时一半时间在拍照、对书目,剩下的时间催孩子“快点读”,根本没时间聊书里的故事。 好多家庭还因为选书、打卡时间吵架,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假装读书,一结束就玩手机。更别说家长自己都不读书,光盯着孩子,哪能当榜样? 第五,对穷人家孩子不公平。有钱有文化的家庭,能给孩子买好书、教怎么读;农村家庭可能只能让孩子读课本,好点的书都买不起。 有的打卡要APP,农村没网、没好设备,根本没法弄,孩子还因为这事挫败,更不爱读了。 别盯着打卡数了,记记孩子的读后感、画的思维导图。家里弄个舒服的角落,家长自己也读,陪孩子聊书。按孩子兴趣选书,学校多搞点故事会、演课本剧。读书本是件开心事,别让打卡把味变了。 网络配图,侵删!!!

0 阅读:0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