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宣布了!2025年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决定到2028年1月前就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了,且从2026年1月起,谁都不能再签新合同,老合同也要尽快停。 10 月 20 号那天,欧盟在卢森堡开了场会,能源部长们拍板定了停购俄气的事儿,最晚到2028年1月1日前全面停购。 但这事儿不是突然决定的,前前后后拖了三年都没成。 以前欧盟想禁俄气,都得算在 “制裁” 里,规矩是所有国家都得同意,有一个不点头就办不成 —— 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家里用的气大多靠俄罗斯,每次都投反对票,所以提案次次黄。 这次能成,是欧盟换了个 “说法”,把这事儿归到 “贸易问题” 里,不用全票了,15 个国家赞成就行,这才绕开了之前的死结。 不过反对的声音还是挺大声,匈牙利外长对着记者直皱眉,说他们国家 70% 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来,现在找不着别的便宜气补缺口,这政策就是不管老百姓死活,还说要找欧盟法院告状,说程序不对。 斯洛伐克也急,他们去年从俄罗斯买的气还占 58%,短期内根本找不到能替代的,工厂要是没气开工,工人就得失业。 跟他们不一样,奥地利一开始也反对,后来却改了主意。 传言是奥地利是拿到了好处:欧盟专门设了个基金,给他们的化工厂、钢铁厂补钱,每吨气补 120 欧元,还答应未来两年优先给他们调挪威、阿尔及利亚的气,怕这些厂子没气倒闭。 其实这招欧盟早用过,2023 年奥地利就拿过 1.8 亿欧元的能源补贴,这次不过是再走一遍老路子。 美国这边没明着掺和,但小动作不少。毕竟特朗普威胁欧盟加赠关税,然后把自己的气卖给欧盟各国赚钱。 俄罗斯倒没太慌,早早就找好了下家。 虽然美国想用这种办法制裁俄罗斯,但架不住俄罗斯资源多,我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需求也大,当然俄罗斯的资源价格上会有一些波动,但其实并没有被美国彻底制裁,反而在中印市场上迎来了新的生机。 但美国的资源卖到欧盟,价格可不能和俄罗斯比,欧盟只能接受这样的高价。 所以吃亏的只能是欧盟的老百姓。 其实这事儿没谁是真的赢家,美国现在赚得多,可欧洲以后未必一直买他的气;俄罗斯打开了亚洲市场,可运到亚洲的成本比运到欧洲高 40%,利润少了不少。 欧洲老百姓虽然现在多花钱,但也逼着各国加快搞可再生能源,比如装太阳能、建风电场,以后说不定能不靠别人的气。 过日子讲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能源这事儿也一样,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能自己说了算,冬天才能睡得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