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湾的‘芯片绞杀战’,已经打响!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今天发出最绝望的警报: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0-23 14:49:00

美国对台湾的‘芯片绞杀战’,已经打响!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今天发出最绝望的警报:美国正用关税和迁厂令,对台积电执行一次‘釜底抽薪’式的产业掏空,其最终目的,就是将台湾彻底变成一座‘经济死岛’! 台湾,作为全球最关键的芯片制造中心之一,正在被裹挟进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博弈之中,而美国这一回,显然并不打算温柔出手。   事情的起点并不复杂。从贸易战时期美国开始对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产业进行全面限制开始,芯片就成了每一波制裁的核心。 可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大陆企业了,连带着台湾这颗“芯片明珠”也被盯上了。这不是阴谋论,而是在一系列政策动作中逐渐清晰的轮廓。 从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到近来传出的可能对境外芯片加征关税,美国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过外包来掌控供应链,而是要把制造的心脏彻底拉回本土。   台积电的赴美建设本来是被包装成“护台”计划的一部分,可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拆台”行动。刘德音这次的公开发声,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过去几年那种“美国保护台湾”的说法。 来了个彻底的反击。他没用什么激烈措辞,但其中透露出的焦虑,不用翻译大家也能听懂。试问,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最优资源被强行迁出本土。 还要以关税夹击留下的部分,这种操作方式究竟是保护还是掏空,答案其实很明显。更现实的是,这种产业转移并不是单点的,而是系统性的。 美国主导的“去风险”战略,其实就是在对关键技术进行国家安全意义上的重构,谁掌握了制造能力,谁就拥有了话语权。 这放在以前是资本之间的竞争,现在则彻底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原本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更讽刺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它自身不行,而是因为它太强,强到影响了别人的战略安全感。最关键的是,这一系列操作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短期阵痛”。 一旦制造能力真正迁移,技术人才也会随之流动,失去的不只是产线,还有整个生态。这种掏空,不是砍一刀那么简单,更像是把根一节节挖走。 你可以在短时间内靠技术积累维持领先,但长期来看,如果研发、制造、市场都被分割开来,再强的企业也扛不住。   这时再来看台湾的处境,就显得格外尴尬。一方面它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另一方面却也是美国产业回流过程中的“牺牲品”。 这种双重身份,注定了它在政策层面难以获得真正的自主权。说白了,美国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制造基地,不是一个有自主能力的科技强岛。而这,才是刘德音发出警报的真正背景。   所以说,台湾半导体正在经历的,并不是一场普通的市场调整,而是一场彻底的结构性重塑。外界看到的是工厂搬迁、订单转移、政策调整,背后真正发生的,是整个产业命脉的重新掌控。 而这场“芯片绞杀战”,已经不再是传闻,也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进行时。至于最后这场博弈会走向哪一步,得看各方的耐力和选择。 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积电的这声警报,已经把事情的严重性揭开了一角。 参考资料:台积电被“整碗端走”,台湾还剩下什么 2025-03-04 21:30·上观新闻

0 阅读:0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