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今天(北京时间10月23日)表示:“普京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来到谈判桌前。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会谈,当特朗普意识到事情没有进展时,他离开了。今晚或明天早上,我们将宣布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是针对俄罗斯联邦的最大制裁之一。” 其实美西方对俄制裁早就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尴尬境地,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至今,美国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3500项制裁,欧盟更是推出了19轮制裁套餐,涵盖能源、金融、科技等几乎所有领域。 比如这次第19轮制裁,欧盟不仅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还把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压到了每桶47.6美元,甚至连加密货币平台都不放过。但这些看似“毁灭性”的打击,在俄罗斯面前却像挠痒痒一样不痛不痒。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首先在能源领域,俄罗斯通过卢布结算机制和东方市场转型,成功化解了西方的封锁。 截至2025年,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本币结算率已经高达95%,和印度的能源贸易额从2021年的不足100亿美元暴增到2023年的450亿美元。 即便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俄罗斯也能通过扩大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弥补损失,2025年天然气出口总量预计将达到4380亿立方米,其中对亚太地区的管道气出口就占了980亿立方米。 在金融领域,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支付系统SPFS和米尔卡,目前已经与十多个国家实现对接,成功绕过了SWIFT制裁。 更绝的是俄罗斯还把黄金储备占比提高到21.7%,成为全球第四大黄金储备国,在金价突破4000美元一盎司的背景下,黄金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有效缓解了外汇压力。 最让美西方头疼的是俄罗斯军工产业的“逆势崛起”,尽管受到技术封锁,俄罗斯的无人机月产量还是从2023年的2000架飙升到2025年的5000架,导弹月产量突破250枚,坦克年交付量达到1500辆,其中T-90M坦克的年产量超过300辆。这些武器不仅支撑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还通过伊朗、朝鲜等渠道流向国际市场,形成了一条新的军贸产业链。 美西方的制裁不仅没伤到俄罗斯,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困境。欧盟因为能源短缺导致工业成本飙升,2024年GDP增速仅为0.8%,德国经济研究所更是估算,俄乌冲突给德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2000亿欧元。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支持乌克兰,2025年军费开支突破1万亿美元,国债规模逼近40万亿美元,国内通胀率持续在7%以上高位运行。 更讽刺的是美西方内部的裂痕正在不断扩大,欧盟第19轮制裁之所以拖到现在才通过,就是因为斯洛伐克等国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坚持要求欧盟放宽对俄罗斯的技术限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多次公开反对对俄制裁,称其“损害欧洲利益”。这种内部分歧让美西方的制裁政策大打折扣,也让俄罗斯找到了更多突破口。 面对美西方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2025年俄罗斯GDP预计增长1-2%,虽然低于制裁前水平,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属中上表现。军工产业占经济比重从3%涨到10%,带动了机械、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通过“去美元化”和东方市场转型,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或许在短期内效率不高,但却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耐力赛,美西方试图通过制裁拖垮俄罗斯,而俄罗斯则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耗得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西方的制裁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俄罗斯的反制措施却在不断升级。贝森特口中的“最大规模制裁”,很可能只是美西方的最后一次“嘴炮狂欢”。当制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失去威慑力,等待美西方的,或许是一场更加难以收场的战略溃败。
突发!特朗普首次打击俄罗斯!刚刚,国际媒体传出令欧洲欢欣鼓舞,让俄罗斯如临大敌
【48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