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说他没什么本事,主要是因为他偏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当上了美国总统! 华盛顿的秋风吹过国会山,2025年10月23日,国家债务刚破38万亿大关,街头抗议声浪不绝。这位老将卷土重来,本以为是王者归来,谁知接手的却是烂摊子一堆:关税战打得全球叫苦,俄乌战场炮火连天,两党撕扯得国会瘫痪。倒霉不在于他本人,而是赶上美国这艘大船摇摇欲坠的关口,能否稳住舵盘,还是会加速下沉?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那天,美国经济指标已亮起红灯。联邦债务从年初的36万亿一路狂飙,到10月23日直接顶上38万亿,这速度快得像坐了火箭。想想看,政府关门闹剧刚落幕,借款又堆积如山,财政部数据明明白白摆在那儿,赤字曲线直线上升,拖累整个国家喘不过气。老百姓日子难过,中产家庭账单多出几笔,超市物价标签天天换新,买个进口货都得掂量半天。 这债务问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早几年就埋下雷。拜登时代遗留的开支窟窿,加上疫情后遗症和军援乌克兰的巨资,窟窿越捅越大。特朗普上台后,本想靠减税和制造业回流拉一把,可现实骨感。国会里,两党议员为预算案吵得不可开交,民主党卡着移民资金,共和党死守国防拨款,结果法案一拖再拖,联邦资金像断了线的珠子,四处散落。民众怨声载道,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滑到谷底,75%的民众不看好他的政府瘦身计划。 再看关税这事儿,特朗普一上来就重拾老本行,2月宣布对中欧加墨加征25%关税,平均税率从年初的2.5%蹿到18%以上,创下百年新高。企业叫苦,华尔街报告直指这等于给每户家庭加税1300美元。供应链断裂,工厂订单缩水,物流成本翻番,消费者买家电、买衣服都得多掏腰包。国际上,欧盟和加拿大反击,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像多米诺骨牌,一倒一大片。特朗普团队辩称这是保护本土产业,可数据不买账,8月关税收入虽达每月300亿,但企业额外支出已超1.2万亿,通胀率稳在4.2%,老百姓直呼日子紧巴巴。 这政策像极了清朝那会儿的闭关锁国,拒之门外的新事物,本想自保,结果落后挨打。美国现在也这样,高墙一筑,外来技术被挡,创新链条绷紧。企业主们在商会会议上摇头,报告堆成山,计算着损失曲线。长远看,这不光伤经济,还拉大贫富差距,底层民众最吃亏,失业率小幅回升,社区里失业者排队领救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国内分裂更是个大坑,政治极化到80%的美国人觉得国家价值观分裂严重,创下纪录。两党对立像两头牛顶角,国会辩论移民法案时,程序卡死,资金延误,地方警局巡逻都得省着用。加州洛杉矶6月ICE大驱逐行动一启动,街头抗议就炸锅,居民社区传单满天飞,联邦特工行动频频被法院叫停。10月18日,“No Kings”全国抗议浪潮席卷50州,数百万民众上街,反对特朗普移民和关税政策,洛杉矶和旧金山集会规模空前,标语满街,警方出动防暴队维持秩序。 这场景让人想起明朝末年,地方权贵各自为政,朝廷调不动兵,军粮短缺,边关失守。美国现在也这样,两党僵局让联邦无力,预算案卡在参议院,公共开支像无底洞。民调数据触目惊心,86%的民众对分裂感到疲惫,社会信任度跌到冰点。特朗普试图调解,可对立已成死结,政策执行像推石上山,一松手就滚回去。 国际上,俄乌冲突拖进第四年,10月22日俄罗斯导弹直击乌克兰幼儿园,爆炸碎片四溅,救援队忙碌不停。战场上,俄军推进缓慢,但乌克兰补给线拉长,美国援助武器虽源源不断,可边境延误频发,卡车排队卸货成常态。特朗普上台后推动停火,电话外交频繁,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一口咬定不接受无条件停战,谈判桌文件堆积,进展龟速。10月特朗普-普京峰会计划崩盘,泽连斯基访美求援,援助额虽大,但国内反对声浪高涨,国会为军费又起争执。 这些问题交织,特朗普的施政空间被挤压得死死的。Project 2025那套保守议程,本想大刀阔斧,可监管变动一出,劳工部7月就推翻拜登旧规,引来劳工团体反弹。企业界担忧关税不确定性,信心指数下滑,股市波动加剧。老百姓看在眼里,9月皮尤报告显示,70%民众反对增关税,78%不赞成政府瘦身。特朗普的日子,表面风光,内里煎熬。 从历史看,美国这回集齐了亡国老套路。清朝闭关,拒新物入,导致工业空心;明朝内斗,地方不贡,军队崩盘。特朗普赶上这节骨眼,关税如闭关,极化似内耗,债务如定时炸弹。反观我们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铁四通八达,5G全球领先,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有活力。去年GDP增速5.2%,外资流入创新高,民众获得感满满。这就是道路自信,选对路才能避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