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义乌,一名男子到免费餐馆吃饭,要求提前开饭,遭老板怒怼:“我只是善良,但不是软弱,吃免费的饭还把自己当大爷了……”网友:老板怼得好!这种人不是遇到困难,是好吃懒做!吃免费的还那么硬气,惯的! “快点,不是说10点就开饭,怎么还没做好?”说完,男子还加了一句,给他个垃圾袋。面对男子的“大言不惭”,杨老板没有发火,只是平静地怼了回去:“我善良,但我不软弱。你能等就等,等不了你就走!” 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网友都在为老板的“硬气回怼”叫好。但真相,从来不只是镜头前的那些。 这家名叫“我们在义乌的家”的小餐馆,自2024年11月开始,就一直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和临时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饭菜。但是,他只救急不救穷。 原来,杨老板是2006年来到义务的,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在义务的陌生人给了他帮助。如今,他开了这家小店,就是想用同样的温暖回馈社会。店里的一切运营成本,除了他自己的投入外,还来自一些爱心人士的默默捐赠,有人寄来大米,有人送来食用油,还有附近的居民偶尔会拎着刚买的蔬菜过来。 所有这些善意,都被杨老板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知道,任何善举一旦失去了原则,就可能变成“理所当然”。 然而,在冲突发生后,当舆论仍在发酵时,杨老板却回应说:“其实那位兄弟人并不坏,他后来还专门来道过歉,之后也来吃过饭。”他觉得,对方当时可能刚好情绪不好,毕竟,很多打零工的人,生活都不容易,情绪偶尔失控,他都能理解。 他拍视频也只是为了记录生活,并不是想炒作,或者以此“惩罚”任何人,所以就让这件事这样过去吧。 其实,免费餐馆的运营,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刚开始,确实有人试图把这里当成长期的“食堂”,甚至有人领了饭菜后还挑三拣四。但杨老板每次都温和而坚定地拒绝:“我们帮助的,是那些真正遇到困难的人,而不是想把我们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的人。” 这种边界感,恰恰让这份善意得以持续。附近的一位环卫工人说,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吃午饭,“杨老板人很好,但该讲规矩的时候绝不含糊。要是没有这些规矩,这店早就开不下去了。” 在当今社会,我们见过了太多要么毫无底线地“奉献”,要么干脆冷漠旁观的极端。而杨老板和他的小餐馆,恰恰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样本:善良可以有爪牙,善意可以有边界。 如今,餐馆依然每天准时开门。杨老板还是那个杨老板,会对排队的人微笑,会细心询问饭菜是否合口味,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毫不退缩地说出那句:“我只是善良,我不软弱。” 在这个看似冷漠的世界里,也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善良,而是更多懂得在善良中植入脊梁的人。义乌的这家小餐馆,和那句刷屏的网络金句,恰恰提醒了我们:最可持续的温暖,永远来自于有原则的善良。而真正的善良,从来都不需要以委屈自己为代价。 信源: 红星新闻 2025年10月22日——免费饭馆老板回应“男子要求提前开饭”:对方没有恶意 不希望炒作 文│一阳 编辑│史叔
近日报道,义乌,一名男子到免费餐馆吃饭,要求提前开饭,遭老板怒怼:“我只是善良,
史叔温情
2025-10-23 21:09:12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