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为了报复美国,竟然将 15万名罪犯以及精神病患者送到了美国本土,本以为是一群社会精英,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城市即将被犯罪笼罩。 这年4月,卡斯特罗直接下令打开马列尔港,对外宣布:“想走的古巴人,现在就能坐船去美国。”消息一出,古巴街头瞬间炸开锅,不少人拖家带口涌向港口,而其中混杂着大量监狱释放的罪犯、精神病院转出的患者,还有些被贴上“社会闲散人员”标签的人。 这些人挤在破旧的渔船、货轮上,密密麻麻像沙丁鱼罐头,顶着加勒比海的烈日往美国迈阿密赶。美国这边一开始还乐呵着,觉得是“赢了人心”,结果第一批难民船靠岸时,海关人员傻了眼。 船上下来的人里,有的身上还带着监狱纹身,有的精神恍惚四处游荡,还有人直接在港口掏出毒品交易。迈阿密居民更是吓了一跳,原本干净的街道突然多了好多露宿街头的人,晚上经常能听到枪声,小孩放学都得家长全程护送。 卡特政府这才意识到闯了祸,可当时正赶上总统大选,为了不落个“冷血”的名声,只能硬着头皮接收。他们紧急调派帐篷搭建临时难民营,却连基本的食物和药品都供应不上。 迈阿密市长急得跳脚,对着媒体抱怨:“华盛顿把烂摊子扔给我们,现在城市垃圾都堆成山,警察每天处理斗殴案都忙不过来!” 更糟的是,其他州一听要接收这些难民,纷纷紧闭边境,说“绝不让混乱扩散到我们这儿”。 这场“马列尔偷渡事件”闹了快两年,直到1982年美古签署协议才勉强平息。但留下的麻烦却像跗骨之蛆:迈阿密的犯罪率飙升到全美前三,黑帮势力趁机崛起,连当地学校都出现帮派火并;古巴裔难民聚集的社区成了“法外之地”,和本土居民的冲突不断,甚至影响到后来佛罗里达州的选举走向。 更讽刺的是,当年那些被“送”来的罪犯里,有几个还成了黑帮头目,把迈阿密变成了电影里那种“罪恶都市”的原型。 现在回头看,卡斯特罗这招真是“精准打击”——他没动用一兵一卒,就用15万人的命运让美国尝到了傲慢的代价。而美国也该明白,搞移民双标、干涉别国内政,迟早会引火烧身。 这场40多年前的闹剧,至今还在提醒着那些喜欢指手画脚的国家:国际社会不是自家后院,耍小聪明终会翻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