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开放就凉了!贵州无绳蹦极紧急叫停,原因太离谱。 说起来这项目的背景还挺唬人,选址在横跨黔西南和安顺的大桥上,桥面到水面足足625米,主跨1420米,妥妥的世界第一高桥。 就在这么个地方,有人想搞“无绳蹦极”,一次收费2000块,听着就够刺激,但细想下来全是隐患。 这无绳蹦极到底咋玩?就是人从600多米高空往下跳,身上不系任何绳子,全靠下面一张约160平方米的巨型安全网兜底,网下面还加了个气垫当备用。 项目方说网符合国家标准,开放后也会买保险,听着好像挺稳妥,逻辑上没毛病。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眼看要开放了,大家才发现一个离谱的事,这项目压根没做过真人测试,只拿沙袋试过。 10月22号,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的一位肖姓管理人员还亲口承认了这事,这下网友们直接炸了。 谁都不是不相信科学,但也不能信这种脱离实际的“科学”啊。 有人直戳要害:沙袋又大又软,掉下来冲击力是散的;可要是人跳下去,脚朝下的话,接触面积小,产生的压强跟沙袋能一样吗?万一网被戳破了咋办? 再说了,花江峡谷是山区,天说变就变,万一跳的时候刮阵横风,把人吹出安全网范围,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人在高空吓得不行,身体姿态肯定千奇百怪,这些情况沙袋根本模拟不出来。 大家的质疑不光是针对物理安全,更在意心里那点信任感,项目方说的气垫是工程师眼里的备用方案,可在普通人看来,这远远不够。 网友们也出了不少“实在招”:要么先让人系着安全绳,实实在在跳个一百次,看看这套系统到底靠不靠谱;要么给每个体验者都拴根比下落距离长的蹦极绳,网当第一道防线,就算网破了,还有绳子兜底。 这些看似“外行”的建议,偏偏说到了点子上,这项目不光没考虑到复杂的自然环境,连极端的人为因素都忽略了,要是有人不是来寻刺激,而是想借着这个项目寻短见,主观上不想被救,这套系统根本没辙。 所以结果也没啥意外,原计划10月23号开放的项目,前一天就紧急叫停了,官方说“安全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这话其实也印证了大家的担心:一个想在世界之巅搞极限体验的项目,连最基本的公众信任都没建立起来,可不就得凉嘛。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用户70xxx25
这种还是找红牛赞助一下吧,举办个活动测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