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砸7000亿卢布豪赌西伯利亚稀土,却陷技术死局!

赵财苗 2025-10-25 07:51:52

中国管控稀土出口后,俄罗斯终于有了动作,猛砸7000亿要在西伯利亚挖稀土!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不久前表示,俄罗斯迫切需要打造一个独立于中国、美国的稀土产业,实现从开采到生产的自主一体化。 绍伊古透露,俄方计划在西伯利亚地区打造一个关键稀土的加工集群项目,预计投资额将超过700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 俄罗斯倒不是担心中国不供应稀土,而是希望提前做准备,赚西方的钱。中方管控稀土后,美国和欧盟都在寻求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比如最近美国就跟澳大利亚签了一个协议,美国愿意给出兜底的价格来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 当然,从目前来看,美国搞稀土这些东西,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但在俄方眼里,这就是一个未来潜在的生意机会——如果战争结束,自己与西方实现关系恢复,那么稀土就是一个可以说合作的领域。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美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普京本人就曾提出,俄罗斯可以与美国进行联合的稀土开发项目。 这算盘打得够响,可西伯利亚的冻土里藏着的不只是稀土矿,更是俄罗斯绕不过去的死结。普京自己都喊过“稀土储量比乌克兰多得多”,官方数据也说有2850万吨家底,光托姆托尔一个矿床就躺着400万吨,还全是钕、镝这种电动车、风电急需的宝贝。可手里攥着金疙瘩,俄罗斯这五年愣是没挖出多少油水,托姆托尔项目从2020年拖到2025年,直到石油巨头Rosneft接盘才敢动工,说白了就是西方制裁卡着脖子——高端开采设备进不来,资金链早断成了几截。 更要命的是技术差得太远。俄罗斯现在还在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硫酸焙烧法挖矿,稀土回收率刚过65%,比中国的盐酸优溶法低了近30个百分点。分离环节更尴尬,俄铝集团的设备试生产时元素损失率就高达15%,炼出来的东西连电动汽车电机的标准都达不到,只能当“残次品”卖。反观中国,六N级重稀土这种高超音速导弹的核心材料都能垄断量产,四N纯度的全系列产品更是独一份,这技术代差可不是砸钱就能补上的。 绍伊古说要搞“独立于中美”的产业,这话听听就行。真要建加工集群,要么得从中国买技术,要么得求美国松设备禁令,哪来的“独立”?普京2月主动找美国谈联合开发,说白了就是想借美国的钱和设备启动项目,顺便缓和关系。可美国自己都泥菩萨过江,本土稀土矿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提炼,跟澳大利亚签的兜底协议也只是画饼,连个像样的分离厂都没建起来,哪有余力帮俄罗斯? 西方的需求确实是块肥肉。中国占着全球69%的产量,一旦管控出口,欧美车企、风电企业全得慌。美国急着找替代源,欧盟更是把稀土列为“关键原材料清单”首位,这时候谁能补上缺口,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可俄罗斯连自家矿区的路都没修明白——托姆托尔离最近的铁路线还有240公里,冬天温度能降到零下50度,光把矿石运出来的成本就比中国高两倍。 就算这些都克服了,俄罗斯还得面对现实: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它自己才贡献1%,全年出口就几千吨,连印度都不如。想从“小透明”变成“供应大户”,没有十年根本不可能,可西方等得起吗?美国预测自己的稀土产业链要八年才能成型,欧盟更悲观,说至少要十二年。这期间人家要么跟中国协商放宽限制,要么找澳大利亚、缅甸凑数,轮得到俄罗斯吗? 俄罗斯真正的心思,是把稀土当成未来跟西方和解的“敲门砖”。先砸钱把架子搭起来,等局势缓和了,就拿着“资源牌”跟欧美谈合作,既赚经济利益,又破制裁困局。可它忘了,产业竞争拼的是全链条实力,不是储量数字。中国从开采到分离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是几十年技术积累攒下的,俄罗斯现在才起跑,恐怕等它跑起来,市场早就被分完了。 7000亿卢布砸下去,或许能在西伯利亚建起几座厂房,但建不出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场赌局,俄罗斯押的是未来的地缘变化,可手里缺技术、少设备、连物流都跟不上,想赢,难。

0 阅读:124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