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逐渐增多的宠物医院,社交平台上刷屏的“晒宠”日常,政策文件里的“宠物经济处”,这些细节都在指向一个事实,曾经以押中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闻名的合肥,正在把宠物经济的千亿风口,牢牢攥在手里。 这座科技范十足的量子之城,坦然对“毛孩子”倍加呵护,有望赢下一场“萌经济”的豪赌。 设立全国首个“宠物经济处” 合肥推动宠物经济的布局,依然延续了其“最牛风投城市”的典型风格打法。合肥先是将宠物经济纳入了现代农业新赛道,提出“小宠物、大产业”的愿景。随后发布的《促进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2027年产业规模超过50亿,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培育5个核心品牌。合肥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市级“宠物经济处”,以这个设在农业农村局的专班机构,将分散在市场监管、商务、科技等部门的职能拧成了一股绳。 来看合肥的宠物经济布局,蜀山区聚焦宠物医药,庐江县专注用品制造,市级宠物小镇正在全面推动建设。这种政策铺路与园区聚企的模式,与当年培育新能源产业时的路径,如出一辙。 以“科里科气”搞“萌经济” 合肥搞宠物经济的真正竞争力,藏在其“科里科气”的产业基因里。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拼宠物门店的数量时,合肥更希望用生物医药方面的优势,打开高端市场的局面。合肥的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里,已经有为数不少的都转向了宠物赛道。 合肥已经跑出了不少宠物经济里的特色企业。安徽佰陆小动物骨科器械的implants(植入物)供应了全国2万家机构,出口率达60%。爱宠生物的猫三联疫苗上市后,将进口产品价格拉低了40%。萌宠未来生物研发的全球首款猫咪植萃信息素舒缓剂,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200万瓶。2025年的上海“它博会”上,中龙国创的GMP研发中心、芭比杰的量产智能喂食器,是受到热捧的又一组“合肥制造”。 在城市竞速中找准位置 目前来看,合肥搞宠物经济的短板依然存在。与鞍山、宿州、北京等同样发力宠物经济的城市相比,合肥还说不上是头部玩家。 鞍山每年交易超过200万只宠物,位居源头市场第一。宿州靠着自身的丰富农业资源,做精做专宠物食品原料。合肥直接瞄准附加值最高的科技端发力,价值确实最高,但难度也最大。 合肥的宠物经济产业链存在偏科的现象,其宠物食品领域的占比仅为15%,远低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而在宠物旅游等新兴业态,合肥还停留在零星尝试的阶段。 合肥在消费端的潜力也有待释放。成都的单只宠物年消费能达到6800元,杭州依托电商生态,撑起了35亿元的宠物消费市场,合肥22亿元的规模虽居安徽全省第一,但仅能排在全国中游位置。合肥计划修建足量的宠物友好设施,但目前全市仅建成3个主题公园,远不能满足预期的40万以上宠物主的需求。 从新能源到半导体,再到如今的宠物经济,合肥一再见效的“风投神话”背后,是其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如今押注“硬科技+萌经济”赛道,如果一系列在建项目都能顺利投产运营,合肥将跻身宠物科技领域的全国前三,有能力、也有希望,在“毛孩子经济”中,复刻又一个产业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