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基本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理由是“业务状况”;前一天里维安刚裁了600多人,占员工总数4.5%。 “业务状况”这说法听着虚,通用其实早把底说透了——就是为了砍成本、提利润。要知道,被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都是车企里得靠硬技术撑着的岗位。 更让这些工程师窝火的是,通用明说了,裁员和个人工作表现没关系。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活儿干得没问题,但公司要省钱,只能让你们走。 里维安的动作比通用还急,一出手就裁了600多人,这数字占了它总员工数的4.5%。但别以为就这两家车企难,2024年整个车圈早被裁员潮卷进去了。 有数据摆着,2024年全球20家主要车企,计划裁员差不多7万人,连带着供应链企业,还要再裁超3.6万。尤其是德国车企,单家裁员就能轻松过万。 特斯拉今年上半年也没闲着,裁了约1.9万人,这占了它总员工数的14%。更折腾人的是,4月刚把超充团队解散,5月又把部分人召了回去,来回折腾员工。 通用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裁员了。单说2024年下半年,它就裁了好几回,加起来超3700人,这次200多人的规模,其实只是小零头。 连零部件巨头也没躲过这波冲击。采埃孚2024年亏了10亿欧元,直接计划到2028年在德国裁1.1万到1.4万人;博世这些企业的裁员计划加起来,也快到3万了。 看着是车企缺钱才裁员,其实根子在转型卡了壳。传统车企拼不过新能源车企,新能源车企又要扛销量压力,最后只能从人力成本上动手脚。 这些被裁的工程师,说不定前一天还在对着图纸赶项目进度。他们的技术明明是行业里缺的,却成了企业“省钱”的牺牲品。 而且这波裁员远没到收尾的时候。大众计划关掉德国的工厂,还要裁上万人;奥迪也打算减15%的间接岗位。车圈这寒冬,看样子还得熬一阵。 说到底,“业务状况”就是块遮羞布,遮住的是车企转型没跟上的无力。真该调整的,是那些跟不上市场变化的僵化决策,而不是拿技术员工开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