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天真的以为凭借一纸人事空文就能掌控安世半导体。可能连荷兰政府高层都不知道安世

朦胧烟雨楼 2025-10-26 10:38:38

荷兰天真的以为凭借一纸人事空文就能掌控安世半导体。可能连荷兰政府高层都不知道安世年产超过1000亿颗芯片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东莞。   10 月 12 日,闻泰科技的一纸公告揭开了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风波的盖子。谁也没料到,荷兰政府前几天刚用部长令冻结了这家公司的资产与人事调整,转头就陷入了产能掌控的尴尬 —— 他们或许压根没摸清,安世真正的生产命脉藏在中国东莞。   这场风波始于 9 月底,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对安世及其全球 30 个实体下达禁令,一年内所有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变动都得经其许可。   紧接着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在未庭审的情况下,就暂停了中方执行董事职务,还把中资持有的股份交给了第三方托管。一系列操作看似牢牢攥住了控制权,却忽略了最关键的生产环节。   安世半导体的官网早就披露了家底:德国、英国的工厂主要负责晶圆制造,而真正的产能核心在封装测试环节。广东东莞的工厂就是这一环的绝对主力,四千名员工每天在这里完成从芯片切割到成品测试的全流程。   按照闻泰科技披露的数据,这里承担了安世全球 80% 的封测产能,中国市场更是消化了其一半的销售额。   更关键的是产量规模。东莞工厂每年能产出超过 500 亿件半导体产品,加上安世在国内其他基地的贡献,总年产量早已突破千亿颗大关。   小到手机里的 ESD 保护器件,大到汽车上的功率 MOSFET,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辆汽车里可能就有这里生产的芯片。   这些产品通过供应链送往全球各地,撑起了安世在多个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 小信号二极管、ESD 保护器件等品类的出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   荷兰政府的管控很快遇到了现实阻力。有安世中国区内部人士透露,境外工厂的封测产能根本补不上缺口,近期国内工厂已出现原材料短缺导致的产能波动,但即便如此,境外供应仍在减少。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没有东莞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安世的全球供应链就得断链,而依赖这些芯片的欧美汽车、消费电子产业首当其冲会受影响。   要知道,安世东莞工厂可不是临时搭建的代工点。这家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工厂的基地,2000 年就已投产,如今占地十万平方米,不仅有现代化厂房,还配套了员工宿舍与文化中心,早已成为深度本地化的生产中枢。   从技术工人到管理团队,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和供应链资源,绝非一纸禁令就能迁移或替代。   风波发酵中,安世中国员工的一封通知书更暴露了管控的窘境:荷兰总部不仅停了中国员工薪酬,还切断了系统权限,但生产却没法真正停摆 —— 全球客户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缺了东莞的产能,谁也没法给市场交差。   这场控制权博弈渐渐清晰起来:荷兰政府想用人事与股权管控技术流向,却忘了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特性 —— 设计在一地、制造在另一地、封测又在别处,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   东莞工厂的千亿颗芯片产能,正是这种产业规律的最好证明。如今风波还在持续,只是不知道当欧美车企开始追问芯片交付期时,荷兰政府会不会重新审视这份看似强硬的管控令。   你觉得这场产能与管控的较量,最终会走向何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