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

韫晓生 2025-10-26 12:59:11

[中国赞]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了恶霸一眼,说:“越战中的打打杀杀我见多了,我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信源:百度百科——杨启良)   台州某超市调解现场,身材魁梧的恶霸对工作人员叫嚣、威胁。一位看似普通的中年男人冷冷说“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动手”,嚣张的恶霸瞬间蔫了,悻悻道歉后离开。   这位让恶霸秒怂的男人是曾在老山战场击毙18名越军、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的“老山王成”杨启良。   时间倒回 1985 年的老山前线,20 出头的杨启良已是步兵第 1 师 2 团 3 连的班长。3 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166 高地就被炮火笼罩,越军集结重兵发起猛攻,企图夺回这个战略要地。   作为阵地守卫者,杨启良和战友们蜷缩在战壕里,听着子弹呼啸而过,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年轻的脸庞上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保家卫国的坚定。   第一轮进攻持续半小时,越军暂时撤退,未等众人喘息,第二轮攻势又至。激战中,弹片击中杨启良腹部,鲜血浸透军装,他虽疼得脸色发白,仍紧攥枪不撤。   卫生员欲抬他下阵地,他咬牙拒绝:“我还没死,阵地不能丢!”简单用绑腿布包扎伤口后,他重回岗位,目光坚定地盯着敌人,每扣扳机都精准命中。   当第三波进攻来临,阵地上只剩杨启良和几名战友,弹药也所剩无几。敌人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冲上阵地,杨启良迅速抽出一枚手榴弹,用力投向敌群,爆炸声中,不少越军滚下山坡。他顾不上查看伤口,继续坚守,直到天色渐暗,越军的第四次进攻也被击退。   战斗结束时,浑身是血的杨启良被战友扶起,只轻声说了句 “阵地还在,我们赢了”。这场战役,他一人击毙 18 名敌军,硬生生守住了 166 高地,成为全军闻名的 “孤胆英雄”。   硝烟散尽后,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军功章被杨启良小心珍藏。1996 年,因多次受伤无法继续服役,他转业到地方。从战场到职场,身份变了,但他骨子里的军人本色从未改变——坚守原则、敢于担当,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 “守护阵地”。   在消协担任秘书长时,杨启良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维权老娘舅”。有一次,不法商人把过期药品卖到偏远山区,他带着团队辗转多个县,走访受害者家庭、对接医院,帮乡亲们讨回公道,面对老人的感激,他只是说 “这是我该做的”。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面对恶势力的硬气。有次调查市场强买强卖事件,市场主管不仅不配合,还让手下堵住办公室门口,领头的恶霸叼着烟放话 “这儿我说了算”。同事们都慌了,劝他先撤,可杨启良纹丝不动,平静地说出那句震慑全场的话。   或许是他眼中的坚毅太过吓人,或许是 “死人堆里爬出来” 的经历让人敬畏,恶霸瞬间没了底气,赶紧让手下让开,配合调查。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他笑着说:“老山战场上越军在跟前开枪我都不怕,这些人算什么?”   退休后的杨启良也没闲着,成了社区志愿者,帮退伍军人解决生活难题,给孩子们讲老山战役的故事。家里的一等功军功章总是放在显眼位置,每当孩子好奇询问,他都会耐心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告诉他们 “今天的和平,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   有人说他一辈子都是英雄,他却摆摆手:“我只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战场的阵地要守,生活的阵地也一样。”   从老山战场的“孤胆英雄”,到地方上的 “维权硬汉”,杨启良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军人本色。他没有躺在军功章上享受,而是把战场上的勇气与担当,融入到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   面对恶霸的威胁,他一句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是炫耀,而是历经生死后对正义的坚守;处理纠纷时的铁面无私,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对 “阵地” 的守护。   如今,杨启良早已满头华发,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透着军人的坚毅。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特效,却比任何影视剧都更让人动容 —— 因为这是真实的英雄,是从战火中走来,却始终把 “守护” 二字刻在骨子里的普通人。而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4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