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今晚听到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相信这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心声,台湾省离家越来越近了!刚看到的公报指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要说最直观的,就是两岸的经济早像拧成一股的绳子,越拉越结实,谁也离不开谁了。就说福建吧,作为台胞台企来大陆的 “第一站”,这些年引进的台资项目早超过 2.5 万个,实际投进来的钱突破 330 亿美元。 光闽台之间的贸易额,去年就冲到了 1.5 万亿元 ,啥概念?相当于每天有近 41 亿元的货,在海峡两岸来回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拆不开。 最让人眼前亮的是台青来大陆创业的劲头。厦门思明区有个 “台胞创业套餐”,以前开个个体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 “一窗就能办”,还专门给了本《办事一本通》,连怎么报税、怎么找场地都写得明明白白。 2025 年前三个季度,就有 120 多家新台企扎进来,带了近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有个做半导体的台湾团队,负责人说 “在大陆能快速找到上下游供应商,放在以前在台湾,至少要多花半年时间”。 不只是创业,台胞在大陆的日子也越来越 “顺”。福州搞了个 “福马同城生活圈”,台胞能和当地人一样参加家电以旧换新,连保障性住房都能申请。 现在已有 668 位台胞住进了 1050 套保障房里,有个住进去的台胞说 “以前总觉得是‘外来的’,现在打开窗户看到邻居打招呼,才真觉得是一家人”。 农业上的合作更有意思。平潭有个台湾农民创业园,56 家台资农企在这儿扎根。台湾农学专家廖正渊带来的千禧番茄,比普通品种甜两度,一上市就被超市抢着要; 还有个台农把木瓜和百香果嫁接在一起,结出的果子又大又香,当地村民跟着学技术,自家地里的收入也翻了番。现在园里 143 个台湾新品种,全成了两岸农民一起赚钱的 “金宝贝”。 还有,科技领域的 “联手” 。2025 年的京台科技论坛上,600 多位两岸专家聚在一起聊 “新质生产力”,当场就有 10 家台企签约建科技创新中心,12 个生物医药、AI 项目敲定合作。 北京经开区里,有个做芯片的台企老板洪国华说 “以前在台湾单打独斗,现在和大陆科研团队一起攻关,半年就突破了一个技术难题”。 连中医领域都有合作,大陆的智能芯片技术,配上台湾团队的 AI 测评系统,现在看病能更精准地判断体质,这就是 1+1>2 的力量。 文化上的亲近。厦门中山路的台湾周活动,百年老街上挂满了两岸共同的民俗装饰,台南市文化协会的会长来参加,握着当地老人的手说 “咱们拜的神、唱的歌都一样,哪有什么距离”。 还有 71 支台湾建筑师团队,钻进福州 122 个村庄改造古厝,把台湾的生态工法和客家的老手艺结合,改好的房子又能住人,又成了游客打卡的景点。 现在再看公报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的话,一点都不觉得空。台湾省离家近了,不是说距离变近了,是台胞在大陆能轻松创业、安稳生活。这条融合之路,藏着民族复兴的未来,更写满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