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美国会不会孤注一掷,对中国发动战争?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还真的有可能。但是在今天,我认为已经没有可能了。 说起这个话题,网上到处是讨论,有人刷到新闻就直呼紧张,生怕中美真打起来。搁在2005年或者2015年,这种担心还真不是空穴来风。那时候美国军力全球独大,航母编队满世界转悠,伊拉克阿富汗都收拾得服服帖帖,中国军队还在现代化起步阶段,装备差距明显。美军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中国海军那时才刚开始造航母,导弹技术也远没到今天的地步。冷战结束,美国一家独大,经济军事实力碾压,谁敢说它不会为利益孤注一掷?比如南海争端,那会儿美国舰艇直接开到12海里线以内,中国回应也多是外交抗议,硬碰硬的底气不足。简单说,那时代美国有恃无恐,发动局部冲突的门槛低多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这会儿,形势翻天覆地。中国军队这些年突飞猛进,五角大楼的年度报告《2024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中国海军现役舰艇总数超过370艘,预计到2030年达到435艘,潜艇也从现在的65艘增到80艘。这数字一摆,美国海军的11艘航母虽先进,但数量上已经被甩开。报告还点明,中国火箭军导弹库存巨大,反舰弹道导弹如东风-21D和东风-26系列,射程覆盖西太平洋关键海域。这些导弹专为对付大型水面舰艇设计,东风-21D被称为“航母杀手”,速度可达10马赫,机动变轨能力强,美国的宙斯盾系统拦截难度极大。 更直白点,五角大楼自己做的模拟都摆在那儿。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在2025年4月接受采访时直言,他们跑过几十次中美冲突战棋推演,结果全败,没有一次赢。CSIS智库的《第一场战役》系列,2023年就模拟了24次中国对台湾地区登陆战,美台日联军虽多半挡住,但损失惨重:美军丢掉10艘航母中的大半,200多架飞机,海军几乎瘫痪。2025年7月CSIS又出新报告《Lights Out?》,专注台湾地区封锁场景,26次推演显示,中国封锁成功率高,美军反制时舰队补给线被切断,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先遭破坏。RAND公司也更新了中美军事记分卡,10个作战领域里,中国在反介入/区域拒止上得分更高,尤其是导弹和无人机部分。赫格塞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上重申,中国正“可信地准备动武”,美军得重新定位力量,优先本土和西半球防御。这不是吹牛,是基于公开情报的计算。过去十年,中国军费虽只有美国四分之一,但增长快,专注不对称武器,避开美军长处,直击弱点。 再看科技赛道,这才是美国最后的筹码,但也快守不住了。芯片和AI,本来是美国王牌,英特尔和NVIDIA垄断高端,但中国绕道突围。2025年10月,华为海思的Ascend 910C芯片量产,AI推理性能追上NVIDIA H20,尽管用7纳米工艺,却靠软件优化补位。白宫虽加码出口管制,软件限制也上路,但中国企业建大集群,融合硬件软件,训练效率翻倍。DeepSeek的R1模型5月开源,数学基准超OpenAI o1-mini,成本低三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中国AI应用到2030年目标全球领先,能源和制造领域已落地。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9月分析,中国在5G基础设施上领先,美国在量子和合成生物学占优,但商业化速度中国更快。拜登时代启动的芯片法案,2025年投了500多亿,但供应链还依赖台湾地区台积电,中国本土中芯国际14纳米线满产,7纳米测试成功。特朗普2.0上台后,关税战升级到130%,但中国反制稀土出口,全球AI链条一抖。凯夫·李在TED AI 2025上直说,美国硬件赛道已输,中国创新绕过限制,差距缩小到零的日子不远。 这么看,美国孤注一掷的底气哪还有?过去它能靠经济军事实力压人,现在中国GDP稳居第二,军力本土化强,科技自立加速。2025年中美贸易额虽有波动,但气候峰会闭门会晤签了联合研发协议,AI伦理和绿色计算合作起步。赫格塞斯任内,推动印太伙伴扩展,但重点从对抗转救援模拟。想想历史,美国尊重实力,冷战时对苏联让步,现在对中国也得认清现实。战争一开,美国霸权梦碎,经济崩盘,全球供应链断裂。中国呢?损失大,但本土优势守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