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首先得说这“欠条”是啥,美国欠中国的钱,不是写在纸上的白条,而是咱手里的美国国债,这玩意儿就是最正规的“国家欠条”。 美国这几十年花钱大手大脚,一边减税一边搞军事扩张,钱不够了就发国债借钱,就跟那总爱借钱周转的邻居似的,只不过人家家底厚,借条没人敢不认。 咱中国这些年做买卖赚了不少美元,放着也是放着,买成美债既能拿点利息,还能稳定美元汇率,本来是笔稳当的投资。 可问题是,美国欠的钱实在太多了,现在光外债就占了三成多,国内自己人还持有67%,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真要让他一次性还,他压根拿不出这么多钱,就跟那欠了一圈人的老赖似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借的钱还旧的利息,这“还不起”的苗头早就显出来了。 这时候咱就不能傻等着了,你想啊,要是邻居欠你钱总拖着不还,你是天天上门要账闹得脸红脖子粗,还是找个法子把这欠条换成实在的好处? 咱中国选的就是后一条路,把手里的美债“卖”出去。可能有人会问,这欠条还能卖?当然能,美国国债早就有专门的“二手市场”,就跟菜市场摆摊似的,谁想买谁想卖都能来,银行、大机构甚至其他国家的央行,天天都在这儿倒腾这些“欠条”。 咱要是想卖,根本不愁没人要,毕竟美债虽说有风险,但目前还是全球最“硬”的欠条之一,好多国家都愿意接。 但咱不随便卖,得挑合适的买主——就是那种本身欠美国钱的国家,这就跟你知道李四欠张三钱,就把张三欠你的欠条卖给李四一个道理,省了多少周折。 关键的一步来了,这买主得用人民币买咱手里的美债。以前不管是借钱还是还债,全世界都认美元,就跟街坊邻里都认现金似的,别的玩意儿不好使。 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人民币的腰杆硬了,好多国家都愿意收,就像阿根廷,之前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大笔美元债,手里没美元,就用跟咱换的人民币来还,这事儿都发生好几次了。 那些欠美国钱的国家,大多也缺美元,毕竟美元都被美国自己印得时松时紧,好多国家手里的美元储备都不够用。 这时候咱说“想用美债抵债?行,拿人民币来买”,他们求之不得——既不用费劲吧啦去换美元,还能顺便把欠美国的债给平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那这债到底怎么抵消呢?这里面得三方都点头才行,就跟街坊仨人商量对账似的。比如有个国家叫X国,X国欠美国500亿,咱手里有美国500亿的“欠条”。 咱把这欠条以人民币计价卖给X国,X国给咱付人民币,然后拿着这欠条去找美国说:“你欠中国的钱,我替你还了;我欠你的钱,就用这欠条抵了,两清。”美国能不同意吗?他本来就还不上钱,有人替他“平账”,省了他的麻烦,再说这欠条本身就是他发的,赖不掉也推不了。 当然了,这抵消不是随便来的,得符合规矩,就像两家公司互欠债务要抵消,得有法律认可的权利,还得双方都愿意,国家之间也一样,得签好协议,把权责说清楚,不然容易出纠纷。 再说说美国那边的处境,真是让人看不惯。他自己欠了一屁股债,国内的社保基金、退休基金都拿着他的欠条,却还天天装大方,到处借钱给别人,转头又催着别人还债。 现在咱这么一操作,等于戳破了他“还得起钱”的假象——要是真有钱,至于让第三方来替他平账吗? 但他也没法反对,毕竟这是规矩内的交易,美债的二级市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说自己的欠条没用吧。 那些欠美国钱的国家也乐意,以前被美国逼着用美元还债,天天看美国脸色,现在能用人民币通过咱的渠道抵消债务,等于多了条活路,以后肯定更愿意跟咱打交道。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咱中国在国际债务里“变被动为主动”的妙招,以前咱手里拿着美债,总被人说是“被美国绑架”,现在咱想卖就卖,想换人民币就换人民币,还能帮别的国家解决债务问题,既赚了实惠,又赢了口碑。这就跟街坊里那个会办事的聪明人似的,别人欠他钱要不回来,他总能想办法换成别的好处,还不得罪人,最后大家都愿意跟他来往。 美国要是还不清醒,继续这么借钱过日子,迟早有一天,他的欠条没人愿意要,到时候可就真的没人帮他平账了。 咱中国这么做,不光是为了自己的钱袋子,更是给全世界指了条不用看美国脸色的路,这才是真本事,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