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德国上到总理外长,下到媒体,对中国那股傲慢劲真是让人无语。就说这次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计划,原本要交流稀土与半导体出口管制、台海问题,可他不但没诚意,还高高在上、有意挑拨。 默茨今年5月上台后,公开承诺对华更强硬,强调减少在高科技领域的依赖,特别是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和关键矿产。 中国今年前八个月进出口总额1634亿欧元,刚刚超过美国,重回德国头号贸易伙伴位置,德国对华出口虽降13.5%,但进口却涨8.3%。 德国工业命脉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可德国政界却总想一边享受红利,一边指手画脚。 瓦德富尔访华前接受路透社采访,重申坚持“一中政策”,但马上加码说政策内容由德国“自行决定”,包括反对暴力改变台海现状,还强调台湾海峡航行自由若受阻会影响全球繁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场回击:一个中国原则没有“自定义”空间,只谈维护现状却不反对“台独”,本质就是纵容分裂,对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瓦德富尔明明知道台湾问题是红线,还要在访华前夕公开放话,分明是提前埋雷,测试中方反应,顺便给国内鹰派交差。 德国媒体随之起哄,称中方会晤安排不足是“冷遇”,却闭口不提瓦德富尔言论引发的不满。 行程推迟表面看是日程问题,实质是德方缺乏诚意,不愿在核心原则上让步。 中国10月大幅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要求即使产品含微量中国稀土也需许可证,申请表格要提交生产流程图、客户详情、三年产量预测等敏感信息。 德国汽车、风能、军工产业高度依赖重稀土,彭博社数据显示德国是主要进口国之一,新规已导致部分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 安世半导体虽注册荷兰,但由中国闻泰科技控股,因欧美“国家安全”审查,过去两年对德供货受限,德国车企芯片库存告急。 可他一边求资源,一边在台湾问题上指点江山,这叫什么诚意?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公开表达“深感担忧”,称正动用所有管道应对,却忘了反思自身在供应链安全上的双标。 瓦德富尔当时表态愿做可信赖伙伴,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可短短三个月,风向急转,访华计划黄了,稀土谈判遇冷,台湾议题成导火索。 这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德国新政府对华认知的系统性偏差:把中国视为必须遏制的竞争者,却又离不开中国制造的红利,口口声声战略自主,却步步紧跟美国节奏。 欧洲智库警告,若跨大西洋对华政策不协调,美欧都将面临巨大风险,德国作为欧盟火车头,本该发挥桥梁作用,结果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德国这种傲慢根子在于路径依赖,冷战后多年,德国习惯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占上风,对新兴大国崛起缺乏心理准备。 默茨上台前,德国对华政策还有“变革性伙伴”定位,如今全面转向“系统性对手”,却拿不出可行替代方案。 瓦德富尔若真想谈成事,就该先收起高高在上的姿态,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给出明确承诺,而不是玩文字游戏。 你觉得德国这种两面派策略还能玩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