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部长: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我认为这个决定非常明智 这话听着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知道德国汽车业的半条命都攥在安世手里,大众、宝马这些巨头的生产线,离了安世芯片根本转不动。可这位部长偏要夸荷兰“明智”,这背后的算计可比芯片电路还复杂。 安世可不是普通小厂,当年是恩智浦不要的弃子,2019年被中资收购后直接逆袭成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厂商,小信号MOSFET这类关键器件常年霸占全球销量第一。 汽车里的发动机、刹车、安全气囊,甚至车窗升降器,都得用它的芯片,说是汽车产业链的“毛细血管”一点不夸张,一辆车的电子系统里藏着上百颗它的产品。2024年它营收更是飙到147.15亿元,毛利率近38%。 荷兰突然出手接管时,理由找得相当敷衍:一会儿说“CEO管理不善”,一会儿搬出冷战时期的老法律,反复强调“不针对中国”。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美国在背后捣鬼,荷兰作为北约成员国,安全上早跟美国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借着“经济安全”的由头,帮美国卡全球产业链的脖子。 庭审文件都显示,美国早跟荷兰外交部打过招呼,要替换安世的中国籍领导层。10月7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干脆以“严重治理缺陷”为由,暂停中方高管职务,把股权托管给第三方,这所谓的法律程序不过是块遮羞布。 可荷兰没算到,这一闹直接捅了马蜂窝。中国反手就暂停了安世东莞工厂的出口许可,工厂立马实施“上四休三”,70%生产线停摆。 安世赶紧给20多家车企发“断供预警”,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慌了神,警告说芯片库存顶多撑几周。 换供应商得花数月认证,10月底前谈不拢就得停产3个月,损失超200亿欧元,10万个工作岗位要打水漂。大众内部都爆了料,说再拖一周芯片就会耗尽,部分车型得停工。 就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偏偏抛出了“明智论”。他不可能不知道后果。这表态本质就是场战略表演:既呼应了德国先提的“关键产业去风险化”口号,又给荷兰撑了腰,还能向欧盟表忠心。 可表演漏洞百出:一边喊着“明智”,一边德国车企天天私下给政府施压;一边说“维护供应链安全”,一边自己先把供应链搅乱了。 这“明智”里藏着欧洲的野心。安世被中资盘活后,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势头太猛,欧洲老牌厂商早就坐不住了。 荷兰这次接管,等于是把这块关键资产留在了欧洲体系里,哪怕短期要承受停产风险,也比将来在新能源汽车芯片战里彻底被动强。德国心里门儿清,要是不捧场,将来欧盟搞半导体自主化,德国车企想分一杯羹可就难了。 可现在的半导体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安世中国已经宣布和荷兰总部划清界限,恢复供货后只对内销售,还要求全部用人民币结算。 舒尔茨的“明智论”,不过是被美国绑架后硬撑场面的无奈之举,毕竟真要跟中国脱钩,先摔跟头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的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