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的手腕真不是一般的厉害,上午还在那跟郑丽文握手的通稿,下午就直接坐到郑丽文的对面,动作之快,力度之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事得从郝龙斌的 “急招” 说起。当时国民党要选新主席,郑丽文靠 “骂老派、反内斗” 的话,圈了一大波 “死忠粉”。 这些粉丝里,有个叫 “黄复兴党部” 的群体特别关键 — 大多是退休军人、公务员,占国民党党员的 15% 左右,每次选举都必投票,谁能拉到他们的票,基本就赢了一半。 郑丽文跟他们聊的时候,直接说要 “查以前党产的烂账”“给老党员恢复荣誉”,正好说到他们心坎里,所以郑丽文的票数比郝龙斌多了快 30 个百分点。 郝龙斌这边就慌了。他虽然是国民党的 “老资格”,但之前跟 “黄复兴” 闹过矛盾 — 前几年选党职的时候,没听他们的意见,落下个 “不把基层当回事” 的名声。 眼看郑丽文越跑越远,他想出个 “拉蒋万安当靠山” 的招:特意挑了台北市议会不上班的日子,带着一群人去台北市政府 “拜访” 蒋万安。记者一围上来,他就打太极“台北是国民党的重要地盘,市长的态度很重要啊。” 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了 — 就是想让大家觉得 “蒋万安支持我”。为啥非要拉蒋万安?因为蒋万安在国民党里是 “香饽饽”:台北市的选民里,有 40% 多是 “中间派”,这些人不喜欢郑丽文的 “太冲”,也看不上郝龙斌的 “老一套”,就认蒋万安干的 “修捷运、建保障房” 这些实在事。 要是蒋万安被绑上郝龙斌的 “船”,不光会得罪 “黄复兴” 那群投票积极的人,自己攒了好几年的 “靠谱形象” 也会崩; 可要是直接说 “我不支持你”,又会欠人情 — 当年蒋万安选台北市长,郝龙斌帮他拉过不少工商界的资源,现在拆台,以后就没人帮他了。 可麻烦的是,郑丽文背后不只有 “黄复兴”,还有赵少康的 “战斗蓝”— 这群人本来就看 “老派” 不顺眼,要是蒋万安帮郝龙斌,赵少康肯定会在电视上骂他 “跟老油条妥协”;可要是帮郑丽文,郝龙斌又会说他 “忘恩负义”。蒋万安当时就卡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但蒋万安的应对,简单又管用。上午发的跟郑丽文的握手照,不是两人单独拍的,而是在 “讨论老年福利” 的会上拍的 — 背景里站着民政局局长、市议员一群人,通稿里只说 “商量怎么帮老人办事”,半个字没提选主席的事。 这么做,一是没冷落郑丽文背后的 “黄复兴”,让他们觉得 “蒋万安没忽视我们”;二是对外表了态:我只关心工作,不掺和内斗。 下午的操作更绝。他没单独见郝龙斌,也没找郑丽文,而是拉着侯友宜(新北市长)、张善政(前行政院长)这些 “大人物” 开了个 “县市工作会”。会上聊的全是正经事:怎么让捷运跨市通行、怎么帮农民卖水果。 聊着聊着,蒋万安突然说:“以后国民党的领头人,得懂地方上的事,别让上面和下面脱节。” 这话没提郝龙斌,但谁都知道郝龙斌好几年没管过地方工作; 没夸郑丽文,却也没反对她 “要改革” 的意思 — 等于悄悄跟郝龙斌的 “老派路线” 拉开距离,又没得罪郑丽文的支持者。 更会选时间的是,当时赵少康刚在节目里说 “支持郝龙斌是没办法”,这话一出来,郝龙斌的支持者就慌了;郑丽文的新票数也出来了,49.1% 对 21.3%,把郝龙斌甩得更远。 郝龙斌正没辙的时候,蒋万安这么做,既没让郝龙斌丢面子,又没让郑丽文这边觉得被冷落,还让自己成了 “不搞内斗、只干实事” 的好人。 其实当时国民党里不少人等着看蒋万安的笑话:有人说他 “年轻压不住场”,有人猜他 “早晚得靠某一派”。可蒋万安偏不按套路来:不跟郝龙斌硬刚,却用 “聊工作” 拆了他的 “捆绑计” ;不跟郑丽文贴太近,却用 “握手照” 稳住了基层;还借着跟侯友宜的互动,拉了个 “中生代帮手”— 侯友宜手里有新北市的票,以后蒋万安要是有更大的计划,这层关系很有用。 说到底,蒋万安没玩啥复杂的 “手腕”,就是摸透了国民党的 “脾气”:老派要面子,就给足台阶;基层怕被冷落,就留够尊重;中间派怕内斗,就主打 “干实事”。 最后既解了自己的困局,又赚了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