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撰文写道:“中国隐忍已久,准备已久,底气已足,一旦出手就是绝地大反击,打出稀土牌就相当于对全球按下了‘n-1’暂停键,甭说关税,美国就是拿芯片牌来换稀土牌也没用,因两者杀伤力完全不能对等,除非特朗普愿意拿更大的筹码来进行‘大交易’。”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就开始了,美国先动手,加关税、制裁中国企业,还限制技术出口。一步步升级,到2025年10月,美国又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这下中国忍够了。10月9日那天,中国商务部连发六份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技术、设备和原辅料实施出口管制。重点管五种中重稀土、锂电池这些战略物资。管制范围广,任何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或用中国稀土技术生产的,都得申请许可。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从开采、精炼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封锁。为什么这么狠?因为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必需品,用在芯片、电动车、军工装备上。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70%以上,加工能力90%,美国很多高科技产业离不开这个。石齐平在节目里说,这招等于卡住了美国的脖子,关税战打中国经济有点痛,但稀土战直接威胁美国供应链安全。中国这些年没闲着,在芯片领域进步快,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已经站稳脚跟,出口量大。 像新凯来这样的企业,四年时间就突破光刻机瓶颈,7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短板在补齐。相比之下,美国芯片禁令对中国影响在减弱,但稀土管制波及全球,连荷兰ASML的光刻机没了中国人造钻石和稀土,也得瘫痪。西方媒体叫这“稀土核战”,一点不夸张。中国借鉴美国长臂管辖模式,把管制延伸到境外组织和个人,这让美方措手不及。石齐平分析,这场对决不是单纯贸易摩擦,而是单边霸权和多边秩序的碰撞。中国反制维护自身利益,也在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 特朗普政府从2018年关税战开始,就想压中国让步,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出口转向其他市场,内部创新加速。稀土牌一出,美国国防和科技产业面临原材料短缺,成本上涨,通胀压力大。专家说,中国稀土优势还能维持几年,美国每月从中国进口600吨稀土制品,用于导弹、战机、雷达,年量7200吨,短期难找替代。七国集团财长会议讨论联合应对,但中国强调管制是为防扩散,维护世界和平,不是禁止出口。 业内人看,这里面有谈判空间,新规解释弹性大,能当筹码用。特朗普威胁加关税,但中国稀土战略是国家安全框架,早于他上台,不是单纯报复。全球企业开始调整,汽车行业担心电动车供应链断裂,半导体厂商检查库存。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上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涨37%,市场反应激烈。石齐平在文章《稀土链对决芯片链》里指出,这场博弈会载入史册,影响世纪霸权争胜负。双方武器不对等,美国关税伤中国皮毛,稀土管制直击要害。 中国已解决芯片部分难题,美国却深陷稀土依赖。分析人士说,特朗普风格是先猛后软,中国观察多年,决策集中,应对从容。太平洋论坛研究员说,中国可能洞察特朗普弱点,但别误判,他跟强势对手相处到极限会猛烈回击。中南海得留意这点。贸易战升级,全球通胀升,资本市场波动大。中长期看,供应链从成本优先转安全优先,美国推国内稀土开发,但需时间。中国稀土生产付环境代价,但经济政治筹码大。 特朗普团队想快速协议,买大豆满足选民,但中国不急。稀土管制后,美国股债汇三杀,欧股中概股重创,避险资产涨。专家警告,这轮贸易战截然不同,中国自主性强,很可能是赢家。荷兰掠夺中国芯片企业后,中国禁关键组件出口,反制后他们连滚带爬。中国要求美国半导体公司提交在华销售数据,这是贸易调查一部分。晶片战升级,中国祭最严稀土管制,特朗普扬言关税加到130%。中国稀土管控是对美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过去三年美国禁尖端芯片出口,中国现在管稀土全球规则。德媒说,芯片产业分崩离析,中国稀土一骑绝尘。 中国稀土优势剩2年,芯片难突破,但专家指中国筹码剩两年,主要因美国进口依赖重。特朗普打响稀土争夺战,政府非常规措施支撑供应,但分析说难快速解决依赖。媒体问,摆脱中国,美澳合作,稀土真能多到用不完?新规禁军事出口,对半导体AI逐案审批,域外适用,含0.1%中国成分都管。中国版长臂管制落地,境外组织直接约束。 中国商务部长说,双方完全能找办法解决争端。第五轮经贸谈判在即,焦点在关税暂缓和稀土松绑。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何立峰与贝森特在马来西亚会晤,交换文件讨论可能。中国推动数字人民币接入多国,绕美元主导。这场较量本质单边霸权与多边秩序碰撞,中国坚定立场精确回击,打破美方独大幻想,重划竞争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