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在被中国反制裁后知道痛了! 当年中国被《巴统》和《瓦森纳协议》制裁的时候欧洲可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的,不仅支持,甚至还牵头制定了禁运标准,现在中国的大棒砸到了欧洲的头上,叫唤是没用的,跪下来求吧! 欧洲人恐怕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也尝到被“卡脖子”的滋味,其实稀土被“卡”的这步棋早已埋下伏笔。 1949年,西方带头发起“巴统协定”,后来又搞出《瓦森纳协定》,一步步把中国从高科技产业链隔离出去,无论是先进机床还是电子元器件,哪样都对中国设立了苛刻无比的门槛。 美国、荷兰、日本一度一副“技术藩篱”形象,防着中国发展高科技,到了芯片、半导体时代,特朗普更是拉上荷兰、日本不断加码对中国的围堵,一张全球最大“技术天网”悄然落下。 但是几十年下来,中国没有停滞,而是硬生生把稀土、大宗矿产技术搞上去。中国人一边承受限制,一边提升工艺、纯度、环保标准,稀土领域早已不是世界老二,而是全球市场最强。 安世半导体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了这家荷兰公司,安世的技术核心稳稳留在中国手里,荷兰本想靠那点“规则”和“地缘优势”吃定中国。 结果中国早就留好了备份权限,中国一纸禁令下来,安世中国马上切断出口,荷兰和一干欧盟企业,尤其是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车厂供货立刻就断了,订单下到荷兰,但你得等中国同意后货才能发过去,欧洲公司的“高手段”算是被拆穿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断供,直接把德国等欧洲大国逼得急眼,一时间欧盟高层全都急红了眼。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鲁塞尔高调喊话,态度强硬,认为中国是蓄意打经济牌,如果找不到别的法子,他甚至想祭出《反胁迫工具法案》这种重磅武器。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紧接着表示,这种相互依存被操纵就是威胁,要欧盟拿出更有力的回击。 但现在中国推行出口管制,外国厂商想订货,那必须老老实实按中国办法走,申请用中文,申报完整产业链详情,没有透明配套资料就别想拿货。 有些西方公司很不服,觉得“产业秘密被窥探”,但这操作不就是美欧管芯片出口一贯手法?只是轮到中国来主导一下上游规则,欧洲人就坐不住了。 如今欧盟的底气早就没有当年制裁中国时那般充足,不只是担心眼前货拿不到,更焦虑的是,未来这个供应链、技术标准的主导权恐怕要真正易主于我们。 中国不是要封死欧洲的路,而是让西方适应这种变化,不然欧洲只会在更多产业和领域里继续被动挨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