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

冷紫叶 2025-10-28 14:43:30

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这事得从荷兰那边的操作说起,之前荷兰政府突然动了真格,搬出1952年以来从没用过的《商品供应法》,硬是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不光冻结资产,还暂停了中方委派的CEO职务,逼着安世断供了19天。 这波操作直接戳了欧洲工业的痛处,安世的芯片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汽车上用的功率器件、传感器这些关键芯片,它家占了全球不小的份额。德国大众的工厂都已经因为芯片断供开始缩短工时了,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早就预警过,这要是断得久了,每月全球汽车产量得往下掉,损失得有几十亿美元。 现在安世中国松口恢复供货,但第一个门槛就是重新签协议,这可不是没事找事,荷兰之前干的事儿早就把所谓的“契约精神”踩碎了。安世中国早就发过声明,不承认荷兰总部的职务调动,说那些决定在中国境内不算数。重新签专属供应协议,说白了就是要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免得再被对方用行政手段拿捏。 欧洲客户这会儿也没别的辙,供应链分析公司Prewave的报告都显示,86%的欧洲龙头企业都从安世中国采购芯片,航空航天、国防这些敏感领域全依赖它,不签协议就得等着生产线停摆。 更显眼的是交易改人民币结算,以前这类芯片贸易大多用美元,这次安世中国直接换了规矩。这背后既有实际考量,也有战略意味。毕竟前段时间汇率波动不小,用人民币结算能直接规避外币波动的风险,把交易的主动权握在自己地盘上。 路透社都评论了,这步棋就是要增强中国在半导体供应链里的自主性。欧洲客户再不情愿也得认,谁让自家工厂离了安世的芯片转不动呢?荷兰总部之前还想抹黑,说中国产的芯片有质量问题,结果没人搭理,反倒显得自己急眼了。 对欧出货量要动态调整,说白了就是国内需求先顾着,安世中国的产能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在东莞的工厂每年能生产700多亿片芯片,占了安世全球总产量的70%。这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安世的芯片需求量跟着飞涨,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后,光是安世的营收就从十多亿欧元涨到了23.6亿欧元,毛利率都突破42%了。 国内车企、电子厂商的订单排得老长,自然得优先保障自家市场,欧洲那边只能先排排队,交货周期跟着国内订单量灵活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产能就这么多,谁的市场更重要、需求更迫切,一目了然。 安世敢这么提条件,核心还是手里有硬货,它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排第三,仅次于英飞凌和安森美,2024年的市场份额都到5.2%了。而且它的客户名单全是硬角色,华为、苹果、三星这些不用说,博世、大陆集团这些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也得靠它供货。 荷兰政府折腾一圈后自己也慌了,首相斯霍夫都承认“这暴露了欧洲的脆弱性”,转头就催着和中国商务部磋商,想找补回来。 现在的局面挺有意思,闻泰科技已经放话要走法律途径,索赔几百亿,荷兰那边急着打电话求协商。安世中国这边一边靠本土供应链实现了独立运营,一边拿着新规矩给欧洲客户划红线。 人民币结算、专属协议、优先国内,这三条调整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既回应了荷兰的无理干预,又巩固了国内市场,还顺带推进了人民币在高科技贸易里的使用。 欧洲企业这会儿是真两难。不接受吧,工厂得停摆;接受吧,等于承认了安世中国的主导地位。有荷兰分析人士都说了,欧洲夹在中美之间根本没辙,要么伤安全要么伤经济,两头为难。欧盟委员会也急着出面,说这是“事关重大的双边问题”,想帮着找解决方案。 说到底,安世中国这波操作不是心血来潮,是荷兰先破坏了市场规则,用“国家安全”当幌子插手企业运营,才逼出了这样的反制。安世手里有产能、有技术、有市场需求撑着,自然有底气定规矩。 这事儿也给全球供应链提了个醒,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最后反噬的还是自己的产业。现在欧洲客户只能捏着鼻子接招,毕竟比起签协议、换币种,生产线停摆的损失可比这大多了。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