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天掉两个飞机,引的人浮想联翩,主要是这个地方是在南海,说实话,这本不应该是美国航母该来的地方。 南海是我们的领海,南海的航行安全,我们一直维护的很好,不需要美国来这里瞎掺和,你看这不就出事了,美国 “尼米兹” 号航母上的两架飞机愣是在半天内接连扎进海里。 26 号下午刚过两点四十,MH-60R 直升机先掉下去,还没等甲板上的人缓过劲,三点十五分 F/A-18F 战斗机又跟着栽了,前后差了不到半小时,这密度搁谁看都觉得邪门。 好在机组人员都救上来了,不然这出戏还得添层悲情色彩。 要说这 “尼米兹” 号也是个老伙计了,从 1975 年服役到现在整整五十年,跑了快 300 万海里,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掺和过,称得上美军的 “功勋舰”。 可再能扛也架不住岁月磋磨,这次本就是它最后一次部署,跑完就得回西海岸歇菜,明年一月就要正式终止执勤。 偏巧在谢幕演出的节骨眼上掉链子,难免让人怀疑这老舰是不是真的撑不住了 —— 毕竟从今年四月启航,先在中东对付胡塞武装,又马不停蹄扎进印太,连轴转了快七个月,机器零件怕是早磨出火星子了。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反应,在 “空军一号” 上被问起这事,张口就说是 “燃油质量问题”,还强调不是人为操作。 这话听着就像没找着病因先甩锅,毕竟美军的燃油供应都是层层把关的,真要是油有问题,不可能就俩飞机中招。 反倒是军事专家宋忠平点透了关键:美军航母常年高强度转场,官兵早就累得没心思好好维护装备,懈怠情绪一上来,安全隐患自然就冒头了。 想想也是,机器再好,人不上心也白搭。 这时候再瞅美国国内的情况,更觉得这两架飞机摔得不冤。 从 10 月 1 号起政府就停摆了,国会两党为了拨款吵得不可开交,结果 75 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还有 4000 多人收到了裁员通知。 美军虽说算是 “必要岗位”,但军饷能不能准时发都成问题,这种时候让官兵安心维护装备、执行任务,简直是强人所难。 要知道 MH-60R 这类反潜主力机,光单机采购成本就接近一亿美元,算上维护和设备升级,损失只会更高;F/A-18F 虽然在搞延寿计划,想把飞行时限从 6000 小时拉到 8000 小时,但老机子折腾久了,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中方的回应倒显得挺大气,外交部说要是美方开口,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提供协助。 但这话里藏着后半句:美军是在南海搞军事演练时出的事,频繁来这儿炫耀武力,本身就是破坏稳定的根源。 这话没毛病,南海的航行安全一直好好的,根本用不着外人来指手画脚。 去年一年美军在这儿搞了近千架次近距离侦察,舰机活动天数高达 706 天,还派了八次航母战斗群过来,说是 “自由航行”,实则就是过来刷存在感、挑事。 就像这次 “尼米兹” 号进南海,明面上说是 “确保海上安全”,暗地里早跟日韩搞过联合演习,还针对性地练了 “守礁掩护” 这类科目,摆明了是想给菲律宾站台。 可架子摆得越足,内里越虚。 这两架飞机摔下去,不光是钱打了水漂,更暴露了美军的窘境:装备老化跟不上野心,人员状态撑不起高强度部署,国内政治还在拖后腿。 现在 “尼米兹” 号的最后部署怕是要草草收场,毕竟少了反潜直升机和战斗机,航母的战斗力直接打了折扣。 至于特朗普说的 “查明真相”,能不能查明白另说,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要是还抱着炫耀武力的心思往南海凑,下次掉下去的可能就不只是飞机了,航母怕是也得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