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当年的一个部门做变频器,觉得利润低没前途,于是放弃了。后来那波人,慢慢搞慢慢弄,开公司上市,也就有了现在的汇川技术。
2003年华为砍变频器业务,不是技术不行,是嫌利润低、难建高壁垒,不符合“三高”战略。但以朱兴明为首的团队没放弃,从被外资垄断的低端市场啃起,靠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硬生生拼出天地。
而华为也没浪费老本,当年电气部门的技术储备,后来全成了宝贝。通信电源融入5G基站,工业控制技术撑起火爆的数字能源业务,全球份额都排前列。
别纠结谁更牛,汇川的成功是细分赛道的胜利,华为的取舍是聚焦核心的智慧。企业哪有统一的成功模板,找准定位比啥都强。你觉得这种“分流”算不算科技圈的佳话?来聊聊~

卷起千堆雪
资本的力量强大
论一
核心是怎么挣钱就做什么。
思青旗 回复 10-29 04:37
你这种思维就是自己去适应市场的起伏,弱者常有的行为。记住只要造成垄断,做什么都能赚钱——美国当年卖大豆给中国就是这样玩的。
鞠躬尽瘁 回复 10-29 06:57
不然支撑不了高研发费用,而且没有技术壁垒,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循环,还容易拖累其他项目的研发进展!
元宇宙
华为应该进入新药开发领域,加速新药开发上市,造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