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多了,工作少了,他们慌了 2025年,有些大学招博士快到五千人了,十年前

能工智人 2025-10-28 22:07:25

博士生多了,工作少了,他们慌了 2025年,有些大学招博士快到五千人了,十年前这数字差不多是全国重点高校博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硕士先扩了招,博士跟着往上走,学历越读越高,人心里却越没底,以前博士是稀罕物,现在成了不得不读的最后一道门,不是真想搞研究,就是怕找不到工作。 高校爱招博士,因为能干活,花的钱少,科研项目要人手,论文要数量,学科排名要看成果,博士就是最划算的用人,学生自己也愿意读,2024年考研四百多万人,竞争太狠,不少人觉得再考个博士能躲一阵子就业,家里人也支持,觉得读博听起来体面,至少不算没出息,于是读博成了躲事儿的法子,不是真打算干这一行。 博士的日子真不好过,研究的题目老是重复,论文也大多凑合,一个导师带八到十二个博士,根本管不过来,很多博士生主要不是做研究,而是帮导师跑项目、写材料、代发文章,有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博士生觉得自己在赶考核指标,不是在找新东西,学术成了流水线,博士就成了打工人。 毕业以后更麻烦,985高校招讲师,得有海外经历,还得两篇顶刊论文,地方高校呢,编制停了,连个岗位都找不到,企业那边也不认,华为、大疆这几年招博士越来越少,大部分博士进了企业,干的也不是搞研究,是培训、运营、管项目,学历没带来实际本事,就剩个博士头衔,写在简历上看着还行,真用起来没啥用。 教育部开始琢磨办法了,2025年8月在江苏和浙江试点博士培养质量预警,要是导师连续三年论文盲评都不合格,招生名额就减掉,深圳搞了个产业博士专项,企业跟学校一起出题,博士一边做研究一边拿工资,三年内能出成果就直接算创新人才,这说明政策方向在变,博士教育不再只是关在学校里写论文,得跟社会需求搭上边。 跟国外比不太一样,德国每年博士三万人,是中国的六分之一,但他们的论文被人引用得多,跟企业合作也多,七成博士毕业后去工业界,只有百分之十五留在学校里,日本从2023年开始不再要求博士必须跟导师读到底,改成模块化学习,学生能自己搭配研究内容,中国要是还把博士当学历的终点,那博士再多,也不过是高配版的待业青年。 博士扩招五年了,人越来越多,可出路却越来越窄,有人还在撑着,有人已经开始想退学,他们不是不想拼,就是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学历越高,心里越没底。

0 阅读:128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