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方面声称,中国无权过问其稀土用途,并且称这属于经济机密。这话听着似乎站得住脚,尊重各国商业隐私本是常理,我们能理解这份诉求。 但道理得讲周全——你不愿透露用途,大可以不买中国的稀土,我既有自主售卖的权利,自然也有懒得追问的底气。 要知道德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早已深入工业命脉。2024年数据显示,其65.5%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核心产业的高性能永磁体依赖度更是高达92.4%,大众、宝马的生产线少了它便可能停摆。 更关键的是,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集中在中国,即便德国能从其他国家买到原矿,没有核心加工技术,也只是一堆无用矿石。 中国的底气源于硬实力支撑。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占比69%,储量达全球49%,且是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我们近年优化出口结构,2024年稀土矿出口占比仅20.6%,更多资源投向国内高端产业。 即便德国企业推出无重稀土磁体技术,短期内也难突破中国的产业壁垒。 贸易的本质是平等互利,而非单方面“既要又要”。 中国从没想过干涉他国内政,但以“机密”为由回避沟通,却又依赖我方关键资源,这种失衡关系难以长久。 我们不主动挑起博弈,但守住主权底线、掌握供应主动权是应有之义。 稀土不是筹码,却是合作诚意的试金石,愿谈则谈,不愿谈便各自安好。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为迁就他人,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对美稀土 稀土出口限制 中方稀土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