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42岁外卖员中午刚到店里给客户取完餐,转身要走时,突然身子向后一仰,重重摔在地上猝死。其家属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其每天上线接单时平台都会扣除3元保费,保单明确标准意外身故保额为60万元,遂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怎料,保险公司查看资料后回复称,经过内部核查外卖员生前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自身疾病引起的死亡,不属于意外。家属懵了,表示自身都不知道死者有过病史,要求保险公司拿出证据,未果后,一怒之下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了! 2024年11月的郑州,42岁的刘某把电动车停在小区门口的早餐摊前,手指在冻得发僵的手机屏幕上点了两下。 接单APP弹出一个浅灰色的提示框,没等他看清内容,就自动跳成了“接单权限已开启”。 出事那天是11月19日,中午的太阳总算把气温拉到了10℃,刘某骑着车赶去中原区“老张家烩面”取餐时,车筐里还放着没来得及吃的肉夹馍。 店员小张回忆,刘某进来时额头上渗着汗,却脸色发白,他靠在门框上喘了口气,说刚才送完上一单,骑太快差点摔了。 小张把两盒打包好的烩面递给他,还顺手多拿了双筷子,想着他送完单能赶紧吃口热的。 烩面盒子摔在地上,滚烫的汤溅到小张的裤腿上,他却顾不上疼,冲过去扶刘某时,发现对方眼睛紧闭,嘴唇已经发紫。 旁边桌的顾客也围了过来,有人掏出手机打120,有人急得直跺脚,快掐人中!我以前学过急救! 可不管怎么喊、怎么按,刘某都没反应,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120急救车赶来时,刘某的手已经凉了,医护人员抬他上担架时,他口袋里的手机掉了出来,屏幕还亮着,停留在接单页面。 刘某的妻子当场就瘫坐在地上,老父亲拄着拐杖,手抖得连拐杖都握不住,反复问怎么会这样?早上出门还好好的。 整理刘某遗物时,妻子在他的旧棉袄口袋里摸到了手机,电量只剩10%,屏幕上弹出一条未读短信,11月19日保费3元已扣除,众包骑手意外险生效至11月20日1:30。 她突然想起半个月前,刘某晚上回来揉着腰说,每天扣3块钱买个保险,万一我出事,你们娘仨也有个保障。 抱着一线希望,家属带着扣费短信截图、医院的死亡证明、急救记录,找到了保险公司在郑州的服务网点。 接待的工作人员翻了翻材料,头都没抬就说,这不赔,我们内部查了,他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自身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在保障范围里。 你说他有心脏病?他去年体检报告我还留着,上面根本没写! 刘某的妻子急得拿出手机里存的体检报告照片,工作人员却摆摆手,我们的核查结果就是这样,家属不知道不代表没有。 追问要核查证据时,对方只说这是公司内部信息,不能对外提供;问投保时怎么没说有这个免责条款,工作人员又改口,APP上有提示,是你们自己没看。 几次协商都没结果,家属只能找律师起诉。 今年1月15日开庭那天,原告席上摆着厚厚的证据,128条扣费记录、医院的抢救病历、面馆店员的证言、刘某去年的体检报告。 法官当庭宣读判决理由时,声音很清晰,每日扣除3元保费并生成电子保单,即表明保险合同成立且有效。 保险公司无法证明已向投保人告知免责条款,也无法提供死者有既往病史的证据,拒赔理由不成立。 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支付60万元保险金。 对刘某们来说,这是用每一滴汗水换来的安全感,是对家人的责任;对保险公司来说,这是一份该兑现的承诺,是不能推卸的责任。 而那每天自动扣除的3块钱,从来不是一笔小数目,它背后,是一个生命的尊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