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

红楼背疏影 2025-10-29 21:37:51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 俄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西方对俄实施的制裁累计达1.2万项,外汇储备被冻结超3000亿美元。 远东开发本是破局关键,正如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承认的,“投入与产出仍不成正比”。这种困境让部分俄政客产生认知偏差:只要顶住西方压力,中国就应无条件提供经济支持。 最典型的例子是2025年上半年的北极LNG项目谈判。俄方最初坚持中方全额投资120亿美元,却不愿让渡丝毫运营管理权,甚至要求中方承担所有环保风险。 事实上,中国石化2024年已在俄远东投资超50亿美元建设能源枢纽,年供气量达150亿立方米,展现了合作诚意。 俄方“只要求投资不开放管理权”的态度,直接导致谈判停滞三个月。国防部官网2025年4月的外事通报明确提到,“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基于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但也需尊重双方核心利益”。 伊朗的类似心态更具历史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中国提供的武器援助,到2021年伊核协议谈判期间的外交支持,伊朗部分精英形成了“中国必须予以支持”的认知。 2025年3月,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两艘中国油轮,理由为“涉嫌违反伊朗石油出口规定”,事后还要求中方增加对伊石化项目投资以“化解矛盾”。 此类行为显然透支了双方信任——需知中国是伊朗最大石油买家,2024年进口量占伊出口总量的42%,此类做法明显透支了双方长期积累的信任。 这些心态的本质,是误判了中美博弈的核心逻辑。特朗普政府2025年推出的“印太安全框架2.0”,把半导体、人工智能、太空技术作为遏制中国的三大核心,而非单纯的地缘冲突。 美国国防部年度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科技崛起比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更具威胁”。这就意味着,即便俄伊与西方全面冲突,美国也不会放弃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去年美国联合荷兰、日本升级对华芯片禁令就是明证。 历史教训已证明“挡箭牌思维”不成立。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苏联曾将越南视为牵制美国的“棋子”,大量提供援助却不愿放权,最终在1975年战争结束后遭遇越南反制,发生“金边事件”中扣押苏联商船的事件。 如今俄伊的部分心态,与当年的苏联存在相似之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25年6月明确表示:“中国从不搞阵营对抗,也不做谁的附庸,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反过来看,中国对俄伊的支持始终是“有条件的合作”,而非“无条件的援助”。对俄合作中,中国在远东的58个投资项目,均要求俄方提供资源开采权或港口使用权作为抵押,2024年滨海边疆区大豆合作项目因俄方未能按时交付港口使用权,中方暂缓20%的资金拨付。 对伊合作中,中国石化2025年签约的伊朗南帕尔斯气田项目,直接绑定未来20年的天然气优先采购权,且价格较国际市场价低15%,正是双赢合作的典型案例。 从军事合作层面看,平等性更为突出。2025年中俄联合军演,中方首次派出歼-20隐身战机赴俄参演,俄方则开放远东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供中方参观,双方还签署苏-57战斗机航电系统升级的技术合作协议,而非单方面的武器出售。 反观伊朗,2024年求购中国歼-35战机时,既不愿支付预付款,又要求转让核心技术,中方明确拒绝,这也明确了合作的基本底线。 国际舆论对此有清醒认知,《华尔街日报》2025年8月的评论就指出,“中国已不再是2008年那个需要借助俄伊牵制西方的国家,其GDP规模是俄伊总和的8倍,军事预算是两国总和的5倍,根本不需要靠‘别人挡子弹’”。 俄罗斯《独立报》更直接批评本国部分精英:“总想着让中国当‘提款机’,却忘了远东60%的蔬菜供应都来自中国东北,这种依赖是双向的。” 未来博弈中,俄伊若想实现与中国的良性互动,需首先摒弃“挡箭牌”幻想。对俄罗斯而言,与其纠结于中方全额投资,不如开放远东数字经济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技术和经验,恰好可弥补远东招商引资的短板。 对伊朗而言,与其在霍尔木兹海峡采取激进举措,不如深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2025年中伊铁路项目若能顺利落地,伊朗石油出口成本可降低30%,这比采取扣押油轮等方式更具经济价值。 说到底,大国博弈的核心是实力较量,而非情感绑架,中国愿意与俄伊在反制裁、能源合作、军事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那些秉持“躺平要援助”心态的势力,需正视现实——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谁也不是谁的“免费保镖”,合作共赢是唯一出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平平淡淡

平平淡淡

2
2025-10-30 04:17

正因为是考虑到俄国对付的是北约扩张无度而采取行动,中国才採取中立立场。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